積聚新動能 奮進新征程——曲靖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巡禮

奮進跨越,是激蕩在曲靖這片熱土上的主旋律。

搶抓發展機遇、拓展優勢潛能、補齊短板弱項,近年來,曲靖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為全市奮進新征程推動新跨越三年行動的首要任務,全力打造全產業鏈生態圈,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競爭力不斷增強。

今年以來,曲靖市組織重點項目和工作現場觀摩調度活動10次,新開工項目596個,總投資1314.6億元;在庫項目計劃總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481個,較上年同期增加72個,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3.8%。1至10月,全市工業投資增長24%,高于全國15.1個百分點、全省1.9個百分點,其中能源工業投資增長43.4%。工業經濟繼續保持進中提質、持續回升的良好態勢。

加快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正在這里不斷蓄聚、全新迸發。

戰略謀劃前瞻布局轉型升級開辟新賽道

作為全國19個重點產煤地之一、全省第一產煤大市,曲靖的工業基礎良好。然而,隨著煤炭產業結構性調整,曲靖經濟進入低速增長的轉型期,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靠后,尤其是2014年經濟增速跌到4%的歷史低谷,曾經長期依賴的資源和家底變為制約曲靖發展的劣勢。如何破解“一煤獨大”狀況,塑造發展新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成為曲靖必須面對的重大命題。

奮力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曲靖市委主要領導表示,要“痛下決心”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通過布局新興產業、培育新興動能,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特別是工業轉型升級取得突破。

盤清家底、厘清優勢,這個“老牌工業城市”向“新興賽道”發起了沖刺。

曲靖不沿邊、不靠海,但位于滇黔桂交界處,是入滇重要通道。更關鍵的是,在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曲靖擁有暢通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網,180萬適齡勞動人口和大量職業院校有培訓潛力,被確定為省級副中心城市后,電力能源及各種經濟要素保障能力正不斷加強。

充分挖掘區位、交通、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曲靖市委、市政府找準主導產業、明晰主攻方向、搶占發展先機,研究制定了《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三年行動計劃》,全力集中要素資源全鏈打造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構建以新能源電池、綠色硅光伏、綠色鋁精深加工3個千億級產業,有機硅新材料、稀貴和液態金屬、高端鋼材深加工、高端精細化工、先進裝備制造、煙草6個百億級產業,高端食品、文化旅游2個特色產業,構建起“3+6+2”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與轉型升級。

地圖鋪開,以硅光伏產業和新能源電池產業為重點的曲靖經開區和曲靖高新區,以綠色水電鋁一體化產業為主的曲靖高新區沾益片區和富源產業園,以煤化工為主的曲靖高新區沾益片區和麒麟片區,以磷化工為主的宣威、會澤產業園,以鋼鐵產業為主的曲靖高新區麒麟片區和馬龍片區、宣威產業園、師宗產業園拔地而起……工業產業園區在曲靖全市布局,主導產業加速集聚,園區發展勢頭迅猛,龍頭產業帶動作用日益明顯。

生產要素集中集聚優勢產業聚鏈成群

在今年9月舉辦的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云南)鋰離子電池產業對接活動上,曲靖市簽約8個項目,協議投資301.99億元。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曲靖在新能源電池產業賽道上一騎絕塵,已成為全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建成產能最大的城市,并建成全球首個、全國唯一實現量產的正極補鋰劑項目。

“目前我們企業在曲靖已經建成投產的項目共有5個,總產能達到每年34.5萬噸。已經和曲靖市政府簽約的還有年產11萬噸和33萬噸的磷酸鐵鋁、磷酸錳鐵鋁項目也在加快建設。”曲靖德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昭沛介紹說。

除了德方納米外,億緯鋰能年產23GWh圓柱磷酸鐵鋰儲能動力電池、中科電氣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等2個項目加速建設,即將試生產。目前,曲靖建成和在建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產能84.5萬噸、負極材料10萬噸、動力儲能電池23GWh,實現“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全產業鏈閉環發展,2022年實現產值203億元、同比增長366.3%。

今年7月16日,隨著晶澳科技曲靖三期年產10GW高效電池片項目首片下線,標志著晶澳科技在曲靖率先完成硅棒—硅片—電池—組件全產業鏈布局。在打造千億級綠色硅光伏產業集群方面,曲靖引進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陽光能源、信義玻璃、潤陽科技等行業龍頭企業,建成和在建多晶硅產能20萬噸、單晶硅棒及切片80GW、高效電池片33GW、高效組件10GW,實現全產業鏈發展,成為國內具有完整硅光伏產業鏈規模化發展的重要城市,2022年實現產值254.1億元、同比增長255.3%。

如今,走進位于曲靖經開區的新能源電池和硅光伏產業園,一座座標準化現代廠房內機器轟鳴,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生機勃勃的場景使人振奮。

新能源電池、綠色硅光伏兩大產業在曲靖不僅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而且短短幾年實現了從弱到強的發展壯大,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曲靖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202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02億元、同比增長8.1%,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的排位四年大幅前進46位、排第79位;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18年的11.2%提高到13.1%,經濟增速和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三年領跑全省。

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建鏈向建圈轉變

招商引資是產業發展、經濟跨越繞不開的必答題。曲靖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抓手,把龍頭企業作為構建產業鏈的重要支點,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整體聯動、精準對接、高效服務、失職追責”的“大招商”工作機制,著力引進一流企業、培育一流產業。

“說實話,我們一開始考察的是鄰省的一個城市,可以說曲靖的營商環境超乎了我們的想象。”云南潤陽世紀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陸杰坦言,企業選擇落子曲靖,更看重的是軟實力。潤陽一期年產13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從簽約到建成首條生產線僅用時180天,創造了硅光伏行業最快速度。

早在2020年,曲靖市就建立起投資項目代辦、企業聯絡員、涉企檢查報審的服務企業“三項制度”,明確服務責任人,確保涉及企業的問題“不過夜”“不設卡”“不推諉”。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告知+承諾”、先辦后補、加強監管機制,目前已有曲靖隆基一期等30個項目納入該項管理,涉及投資總額422億元。其中,曲靖隆基一期、曲靖陽光能源二期等5個項目均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與此同時,曲靖全方位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項目全鏈條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市縣牽頭領導和要素保障領導“一月一調度”作用,全力推動重點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

在云南富源今飛輪轂制造有限公司的倉庫里,一件件打包好的鋁合金輪轂整裝待發,它們即將奔向重慶、廣西等地,成為汽車制造商制造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富源今飛落地,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出成效。自項目簽約落地曲靖以來,稅務部門問計問需,幫助企業第一時間享受到稅費支持政策的紅利。2022年至今,公司享受了800萬元以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減免和1300萬元的留抵退稅紅利,為公司融入綠色鋁精深加工產業布局、推進產能置換和淘汰落后產能提供了動力。曲靖稅務以“稅眼看產業”破題,精細服務現代產業體系,大企業個性化服務工作也成為了全市營商環境中的又一亮點。

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為創新創造夯牢根基

“人才引擎”是助力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源。在眾多城市出現人口負增長的情況下,曲靖卻在全國地級市人口增長情況中穩居第一方陣,增長人數達5.5萬人,僅次于蘇州、滁州、蕪湖,增長率達0.96%。

今年8月,曲靖舉行“珠源英才卡”發放儀式,一張小小的卡片成為連接高層次人才和曲靖高質量發展的親情卡。“珠源英才卡”依據人才類別分為A卡和B卡,集成了包括醫療保障、子女就學、住房保障等人才關注關心的11個方面、23項服務事項,作為在全省率先發放類似英才卡的州市,曲靖向社會各界展現出渴望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大誠意。

從2019年啟動實施“珠源百人計劃”以來,曲靖已形成具有本地特點和區域競爭力的引才政策體系,先后從清華、北大等全國知名高校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700余名,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占到90%以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強勁活力。

依托人才隊伍強大的推動力,曲靖成功吸引了晶澳科技、隆基股份、江蘇潤陽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落戶曲靖、深耕曲靖,催生了新能源電池、綠色硅光伏、綠色鋁精深加工3個千億級產業,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52.61萬人。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對接,產才深度融合已成為曲靖發展的新模式。全市以重大人才工程為牽引,持續優化人才政策供給,催動了人才質量、存量、增量、流量“四量齊升”。

同時,圍繞重點產業發展,加大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人才創新平臺創建和申報力度。目前已累計認定省級工業企業技術中心11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4家、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47個、省級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67個、高新技術企業118戶、省級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645戶,聚集吸納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在曲靖創業創新創造。

蓄勢聚能,持之以恒打基礎謀長遠,與時俱進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曲靖步履堅實、動力強勁、前景可期。

云報全媒體記者 王雪飛 張雯 殷潔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