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至寒冬,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沙溪古鎮熱度不減。
“沙溪古鎮給我的感覺就是質樸靜謐,前幾年來沙溪,在寺登街住了半個月,這次又來度年假。沙溪古鎮的寧靜沒有變,更給我了一種舒適、方便的體驗。這一次,我還想到周邊的村子也走一走。”重慶游客楊驍樂說,這是他時隔5年再次來到沙溪。
20年來,通過五期沙溪復興工程,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沙溪寺登街在村落保護、旅游開發、城鄉互動、文化挖掘、基礎設施方面都有了變化,千年古集市煥發出新的生機和魅力。
從2017年起,沙溪古鎮的發展注入了滬滇協作的力量,古鎮在文旅持續發展方面探尋出一條新路。“借助滬滇協作項目,沙溪鎮著眼‘一鎮帶七村’,發揮獨特的文旅資源優勢,在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發揮輻射帶動效益上發力,在完善全域旅游、做強文旅產業上做文章,努力打造全域旅游的鄉村振興示范鎮,沙溪古鎮的魅力得到進一步彰顯。”沙溪鎮副鎮長楊文學介紹。
“一鎮帶七村”成效初顯的是鄰近寺登村的華龍村。2023年下半年,華龍村新建成的何家花園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前來品美食、賞美景。何家花園采用白族民居和蘇州園林相結合的建筑方式,借助華龍村較高的山勢,俯瞰沙溪壩區,獨具特色。何家花園負責人何紹祖介紹,花園建成后游客絡繹不絕,收益較好。
2022年,沙溪鎮與攜程集團共同推進“鄉源沙溪·星河計劃”,以華龍村為試點,盤活存量資產,做強集體經濟,增加農戶收入,吸引人才下鄉,服務旅游發展,共同推動沙溪古鎮鄉村旅游與理想生活目的地建設。同時,先后投入近800多萬元在華龍、北龍、四聯、東南、石龍等各村修建旅游步道、硬化村民活動廣場、安裝太陽能路燈、新建公共衛生廁所、架設愛心橋梁、新建村民議事點、整修破舊公共建筑等。
目前,僅華龍村就建成9家特色半山民宿,在建民宿6家,建成2家咖啡館、2家特色餐飲,全村旅游從業人員200多人,每年每人至少增收1萬余元。
借助滬滇協作,沙溪鎮引進上海智力,2017年委托同濟大學編制完成《沙溪特色小鎮總體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委托上海交大副教授黃印武長期駐守把關沙溪歷史文化名鎮保護和修造性項目建設;引進上海資金,在沙溪鎮“一鎮帶七村”建設和全域旅游打造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已累計投入項目資金4146萬元。
“6年來,滬滇協作有力地推動沙溪古鎮的發展,激活了沙溪古鎮文旅發展的‘一池春水’。沙溪鎮將持續深化滬滇協作,合力打造沙溪文旅IP,同時全力助推劍川縣鄉村振興融入全省的‘千萬工程’,讓更多鄉村振興示范村、示范鎮不斷涌現,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蓬勃發展。”劍川縣鄉村振興局局長段瑞霖表示。
本報記者 秦蒙琳 通訊員 高志成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