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區金馬街道大力實施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行動——在幸福金馬 享四季美好

“魔方馬”滑梯

近年來,官渡區金馬街道把為民辦實事作為重要內容,大力實施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攻堅行動,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幸福是什么?是春日漫步于花紅柳綠的公園,夏日閑坐在充滿溫情的鄰里共創空間;是秋日樂享15分鐘生活圈的便捷舒適,冬日“官渡照護”工作人員送來的點滴溫暖。對轄區群眾來說,“在幸福金馬,享四季美好”已成為日常。

品質提升 “口袋公園”春意濃

金馬街道聚焦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打造最有魅力城區目標,全力推進實施城市品質攻堅行動,在綠美建設上下足繡花功夫,讓城市顏值更美、文明度更高、吸引力更大。

2022年以來,官渡區城市管理局將金馬街道轄區金馬立交至大樹營立交二環東路以東的5個公共綠地串聯起來,提升改造“口袋公園”,打造出一批小景大美的“口袋公園”。

為進一步滿足轄區群眾的休閑、娛樂需求,金馬街道充分借鑒“口袋公園”建設的經驗,以休閑社區、快樂金馬為主題,對占地1.08萬平方米的金馬小游園進行了改造提升。

金馬小游園改造提升工作堅持低碳理念,在保留現有喬木的同時,最大限度提高場地利用率,通過綠化美化讓原有空間煥然一新,激活了城市的綠化死角。園內還設置了一條300多米長的藍色健康跑道,對兒童活動、寵物娛樂等功能區進行了合理區分。同時,安裝了“魔方馬”滑梯、馬蹄座椅等裝置,既實用又美觀,較好滿足了周邊居民的活動需求。

花枝不斷四時春,“口袋公園”春意濃,隨著公園、廣場顏值提升,老百姓更自在了。

治理提質 “共享空間”度炎夏

炎炎夏日,房前屋后的納涼地成為居民群眾的好去處。在金馬街道建工社區,“潮汐式”共享空間備受歡迎。

在實施社會治理攻堅行動中,街道和社區突出共建共治共享,針對轄區老舊小區院落多、公共活動空間碎片化等問題,聯合專業社工開展多輪頭腦風暴,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按照開放、共享、合作的理念,把上下兩層近400平方米閑置場地改造成集便民服務點、圖書漂流角、居民議事廳等功能于一體的“潮汐式”共享空間。

共享空間推出社區創業合伙人招募計劃,對內以社區合伙人模式為居民提供更多創業可能,對外開通就業直通車,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近就業。截至目前,共享空間內已有幼教、繪本、書法、繪畫、咖啡、花藝、手工坊7個項目落地,在不同時間段開展不同業態服務,每月為社區提供公益服務。

共享空間還著力整合創業合伙人資源反哺社區,利用豐富活動帶來的流量,延伸打造“潮汐集市”,將居民喜愛和需要的物件、小商品聚集在一起,時尚又實惠,便民不擾民。

“閑暇之余到‘潮汐空間’喝杯咖啡,偶爾參加個活動,享受下親子時光,便覺生活美好。”社區居民李先生說。

服務提標 “圈出幸福”樂金秋

陳阿姨家住東華小區,到孫女上學的東華第二小學走路只要幾分鐘。每天送孫女進學校后,陳阿姨轉頭就走進附近的東華公園,公園里有健身器材,環境衛生干凈,在里邊散步、健身或者跳跳廣場舞,很舒心。鍛煉得差不多了,順道在公園旁邊的“家門口福利社”買幾樣新鮮蔬菜,然后回家做飯。

陳阿姨便捷的活動路線圖,是金馬街道多數居民日常生活的縮影。以東華小區為例,附近有昆明市圖書館、昆明市第一幼兒園、昆明市外國語學校官渡校區等教育文化資源,形成了一刻鐘接送孩子“教育圈”。小區現有3個引攤入市點和20余家市場、商城、便利店,滿足了居民的日常購物需求。

為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金馬街道緊緊圍繞群眾所需所盼,實施民生改善攻堅行動,推進民生項目落地落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打造出一個個便民利民的“幸福圈子”。

大樹營社區打造出后營臨街夜市,成為城市居民樂享“人間煙火”的好去處。東華路社區加強“銀發先鋒”老年學校建設,打造“東華奶奶志愿服務隊”,為群眾提供托幼、養老、購物、休閑等一站式服務,讓“幸福圈子”更幸福。

作風提效 “官渡照護”暖寒冬

“束爺爺,今天精神怎么樣,早餐吃了沒?”冬日清早寒意濃。一大早,“官渡照護”工作人員就來到失獨老人束爺爺家里,一邊與束爺爺聊天,詢問他的身體狀況;一邊幫嚴奶奶收拾屋子,打掃衛生。

束爺爺快80歲了,患有阿爾茲海默癥,唯一的孫女遠在成都,家中大小事全靠老伴嚴奶奶一人打理。金馬街道黨員干部在深入社區走訪時了解到束爺爺的家庭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了官渡區養老綜合服務示范中心,為束爺爺量身定制“官渡照護”服務,工作人員每月為其提供6小時免費上門服務。

為深入開展好“轉變作風辦實事、為民解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金馬街道以實施作風改進攻堅行動為抓手,持續深化作風革命、效能革命,推動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促進問題在一線解決、矛盾在一線化解、工作在一線落實。

通過深入走訪調研,摸清群眾急難愁盼,金馬街道將“官渡照護”融入社區治理,及時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居家環境監測、身體狀況監測、健康管理、精神慰藉、主動關愛等服務。

“工作人員用心上心,老人們便安心暖心。”金馬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黨員干部轉作風提效能,好事才能辦得實。

本報記者 茶志福 通訊員 范河柳 張藝蓮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