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山林與茶園環繞的景邁山芒景村(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石林波斯菊花海 供圖

云南盈江國家濕地公園 德宏州委宣傳部 供圖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李瑞瑩
11月8日,云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師宗縣、大姚縣、紅河縣、馬關縣、維西縣、瀾滄縣、盈江縣人民政府,在昆明召開2023年度云南省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新聞發布會,介紹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的相關情況。
楚雄州大姚縣
同時擁有兩個榮譽稱號
發布會上介紹,云南省把生態文明示范創建作為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打造了一批先進示范典型。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10月27日,生態環境部命名了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云南共有7地入選,是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以來,云南榮獲命名數量最多的一年。
其中,曲靖市師宗縣、楚雄州大姚縣、紅河州紅河縣、文山州馬關縣、迪慶州維西縣5地被命名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普洱市瀾滄縣景邁山、德宏州盈江縣2個地區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目前,全省共有20個地區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9個地區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發布會上介紹,云南相關部門通過持續督促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地區不斷鞏固和拓展創建成果,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例如,瀾滄景邁山繼申遺成功后,又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大姚縣繼2020年創建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后,2023年再次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是全省唯一同時擁有兩個榮譽稱號的地區。
全省16個州市轄區內
都擁有“國字號”命名
近年來,云南省重點支持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重點補助的46個縣(市、區),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獲命名的29個地區中,有15個是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重點補助的縣(市、區),僅今年被命名的7個地區中就有4個。此外,針對曲靖市、德宏州兩個還沒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的州(市),云南省開展重點督促幫扶,2023年兩地實現了“零”的突破,目前全省16個州(市)轄區內全都擁有“國字號”命名,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凸顯。
下一步,云南省將繼續補短板、樹典型、創模式、推機制、強宣傳、重鞏固,全面提升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水平,不斷完善省級生態文明示范創建體系和工作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大對已命名地區的日常監督管理,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更大成效,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建設云南示范樣板,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
※新聞助讀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名單
第一批: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石林彝族自治縣
第二批:保山市、華寧縣
第三批:鹽津縣、洱源縣、屏邊苗族自治縣
第四批:楚雄彝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昌寧縣
第五批:雙柏縣、南澗縣
第六批:迪慶藏族自治州、臨滄市、昭通市綏江縣
第七批:曲靖市師宗縣、楚雄州大姚縣、紅河州紅河縣、文山州馬關縣、迪慶州維西縣
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實踐創新基地名單
第二批:騰沖市、紅河州元陽哈尼梯田遺產區
第三批: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第四批:華坪縣、大姚縣
第五批:西疇縣
第六批: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
第七批:普洱市瀾滄縣景邁山、德宏州盈江縣
來源: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宣教處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