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記者從“開好局、強信心、促發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專場發布會上獲悉,黨的二十大以來,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云南加快推進旅游業轉型升級,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今年前9月,全省接待游客8.24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017億元。
推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黨的二十大以來,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深入實施“文化潤滇”行動,打造文藝精品力作,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
話劇《桂梅老師》、群舞《擺出一個春天》分獲國家最高藝術獎“文華大獎”、最高群藝獎“群星獎”,《張桂梅》《桂花表妹》等作品入選全國性藝術演出活動……在文化藝術創作取得新成就的同時,云南省還實施藝術惠民工程。“文化大篷車·千鄉萬里行”被列入2023年省政府10件惠民實事之一,今年前9月演出10768場,惠及群眾超680萬人次。同時,全省開展2023年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大舞臺系列活動,今年前9月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超2萬場,線上線下惠及群眾1.2億人次。
云南省還實施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公共文化新空間行動計劃。2022年以來,新建改建56個公共圖書館、42個文化館、203個鄉鎮文化站、1516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云南省典籍博物館。截至今年9月,全省有1481個文化館分館、1465個圖書館分館、400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方面,全省加強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今年,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填補世界遺產茶文化主題項目空白;晉寧石寨山考古遺址公園通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東南亞南亞考古研究與文物保護基地、云南考古體驗館開放;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云南段)、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云南段)建設持續推進。
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為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云南省順應旅游產業升級新趨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旅游產品、業態、模式創新和服務創優,推動旅游業從“門票經濟”“觀光經濟”向“綜合消費經濟”轉變。
今年以來,云南旅游產業“快速增長、結構趨優、遠超預期”。前9月,全省接待游客8.24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0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1%、32.9%,分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134.4%、121.8%;游客人均消費1215.4元,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0.6%,同比增長8.0%。旅行社接待省外團隊46.7萬個、游客超657萬人,分別達到2022年同期的5.3倍和5.7倍;省外游客占比達80.9%,比2022年同期提高16.7%。
接待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游客結構也趨穩向好。前9月,中青年游客成為旅游市場主力軍,年齡在23歲至45歲的游客占比達45.8%;“回頭客”比例進一步提高,76.7%的國內游客是“回頭客”。
旅游市場的快速恢復,得益于旅游產品供給取得的新成效。近年來,全省加大文旅項目儲備,實行“文旅廳+州市+縣區+企業”精準招商模式,加強重點項目常態化協調調度,推動項目落地建設。前9月,全省推出126個重點招商文旅項目,集中開工253個重大文旅項目,推進在建文旅項目2076個。圍繞度假康養、戶外運動、研學旅游、紅色旅游,推出一批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新產品。2022年以來,全省建成47個半山酒店、32個帳篷酒店、106個旅游營地、162家等級旅游民宿,推出86條徒步旅游道路、5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培育281家新業態旅游企業,3家企業被列入全省上市“金種子”企業名單。
推進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
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將圍繞“3815”戰略發展目標,持續推進“文化潤滇”行動,實施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六大行動”,全力推動文化和旅游雙強省建設。
云南省將制定出臺“跨境旅游合作三年行動計劃”,與周邊國家共建跨境旅游走廊,培育打造跨境旅游精品線路,持續推進邊境旅游試驗區、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發揮云南藝術基金、省級重大重點題材創作扶持資金引領帶動作用,推出一批藝術精品力作,并加強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深化“旅游+”“+旅游”,促進旅游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并實施旅游產業經營主體倍增計劃,遴選推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建設,全力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統籌文旅宣傳資源,創新營銷方式,積極開展招商推介、商圈路演等主題宣傳推廣活動,持續打造“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品牌體系。 首席記者李思凡報道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