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塑造新動能新優勢一體推進“三大經濟”發展 茶咖之城煥發蓬勃活力

本報訊(記者 劉宇丹) 10月17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開好局、強信心、促發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普洱專場發布會上獲悉,普洱市緊扣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系列三年行動,堅定不移以發揮資源優勢為基礎,一體推進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發展,加快旅游城市建設,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茶咖之城煥發新生機。

普洱市舉全市之力推動普洱茶和普洱咖啡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在全國率先完成現代生態茶園改造,推進有機茶園咖園種植、管理、加工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和標準化。目前,全市獲得有機認證企業295戶、證書384張、認證產品687個,有機茶園認證面積達56.3萬畝,認證企業和認證證書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建成1000平方米種質資源和咖啡示范樣本點,引進國內外咖啡品種114個,完成咖啡中低產園改造24萬畝,全市咖啡精品率達26.14%,其中孟連產區的咖啡精品率達56%,精深加工率達32.54%。大力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市場拓展、產品研發。目前,全市已培育茶咖產業領域省級及以上龍頭企業17戶,規模以上企業35戶。初步形成“龍頭企業引領、中小企業創新攻堅、茶咖農合作社筑基”的茶咖產業市場主體“新雁陣”。

除了聚力發展茶咖產業外,普洱市以3個省級開發區為主戰場,加快推進綠色食品、水風光熱儲清潔能源、林板家居和林漿紙、新材料及先進制造、生物醫藥5大產業集群發展,推進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工程。今年上半年,普洱市第一產業增速居全省首位,1至8月產業投資增長16.9%,占比提高5.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長27.5%;民間投資增長36.4%,占比提高9.4個百分點。

加快建設旅游城市,普洱推動文旅產業精彩蝶變。以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為牽引,拓展多元文旅消費場景,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期,游客增長270.7%,旅游綜合收入增長264.2%。推出《景邁有嘉木》音樂劇、《景邁山之夜》《佤山之夜》等旅游演藝,創建磨黑古鎮、整董勐桑洛小鎮等AAAA級景區,舉辦端午百草根節、國際雙胞節等民族文化節慶,入選國家文化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目前,全市接待游客4013萬人次,同比增長20.8%,實現旅游收入438.4億元,同比增長2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

普洱市持續做活綠美文章、繪好綠美畫卷。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高位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普洱市生態環境狀況等級連續7年評價為優,2022年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全省排名第二位。全力實施城鄉綠美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改造老舊小區133個,新建“口袋公園”35個,新增綠化面積1040.6萬平方米、植樹118.9萬株,創建成省級綠美鄉鎮10個、綠美村莊12個,思茅區、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入選省級綠美城市試點,普洱市入選2023中國候鳥式養老城市名單。扎實推進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綠色+”發展模式,加速釋放生態紅利,景東彝族自治縣創建成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寧洱縣入選國家林業碳匯試點。

為國守邊、興邊富民,普洱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施產業幫扶項目425個,涌現出“佤山歌舞者”“普洱咖啡工”等叫得響的勞務品牌,孟連創新“334”利益聯結機制發展牛油果產業、瀾滄滬滇協作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為企業訂單式輸送勞動力。緊密型醫共體實現全覆蓋,初步建成人工智能健康云平臺,免費為全市新生兒、孕婦分別開展G6PD和唐氏綜合征四聯篩查,免費為2萬名適齡婦女、3.6萬名適齡人群分別開展HPV基因和結直腸癌篩查。

普洱市對外開放邁出更大步伐,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對外開放合作,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普洱咖啡出口拓展至菲律賓、阿聯酋及沙特阿拉伯等國家,持續增加對東南亞國家產品進口,1至8月口岸進出境貨物和人員分別增長42%、245%。邊民互市貿易額增長48%。建成鎮沅恩樂、江城勐康、孟連朗勒冷鏈物流園。中老鐵路普洱段累計運送旅客730.3萬人次、貨物179.5萬噸。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