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醫科大學:以開放辦學推動高質量發展

昆明醫科大學圖書館

昆明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交大醫學班”學生赴上海研學。

昆明醫科大學牽頭成立云南新醫科教育聯盟。

中國—南亞衛生健康論壇暨第2屆南亞東南亞醫學教育與醫療衛生聯盟大會。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院項目(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昆明醫科大學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奮力答好新時代答卷:改革創新,深化合作,服務桑梓,以開放辦學推動高質量發展。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建校已有90年歷史的昆明醫科大學加快高水平開放型醫科大學和“雙一流”建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邁入內涵式提升和跨越式發展的高速期,跑出建成高水平開放型醫科大學的“昆醫速度”。

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創新

筑牢高質量發展之基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背景下,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四新”建設是高等教育應對未來挑戰的戰略先手棋,為新時代我國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也對醫學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此,昆明醫科大學將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創新、提升醫學人才質量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

2023年4月,由高校、研究院所、醫藥企業、醫院等65家單位組成的云南新醫科教育聯盟在昆明醫科大學成立,聯盟致力于深化省際、校際、校企、校地等在資源共享、平臺共建、協同育人、協同創新等方面的實質性合作,實現優質醫學教育資源開放共享,致力于新醫科人才培養。

多年來,昆明醫科大學通過積極探索,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創新管理體制機制,著力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上找出路。

2021年9月,昆明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交大醫學班”35名學生正式入學。他們在昆明醫科大學,不僅能聽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們講授的核心課程,將來還有機會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交流學習、臨床實習、推免保研并進一步深造。

除了開展東西部合作辦學以外,昆明醫科大學還積極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與泰國瑪希隆大學合作舉辦護理學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成為全省第一個獲得國家批準的醫學類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實現了學校辦學歷史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零的突破。先后開設法語班、泰語班,遵循“少而精”的培養原則,堅持培養國際化的醫學人才。持續做大做強“留學昆醫”品牌,留學生生源國達51個,成為云南省“國際醫學人才培養基地”和首批招收國家政府獎學金留學生院校,是南亞東南亞國家學生來滇學習醫學的主要目標院校。

2023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要求:瞄準醫學科技發展前沿,大力推進醫科與理科、工科、文科等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醫學+X”“X+醫學”等新興學科專業。昆明醫科大學乘勢而上,把優化專業布局,拓展新興學科和方向作為關鍵舉措,通過制定學科專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主動適應知識創新、科技進步、產業升級需要,做好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升級、換代和新建工作。相繼成立類器官研究院、生命科學與檢驗醫學學院、神經科學研究院、現代生物醫藥產業學院、大健康學院、衛生與經濟管理研究院等,逐步形成了“醫學+”多學科交叉融合、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相關專業為特色的專業發展新格局。

為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高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昆明醫科大學把探索實施新的治理機制作為開放辦學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明確了抓牢“改革”和“開放”兩個基點,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集成,深化黨的領導改革,推進教育評價、教育教學、學科建設、科研管理、機構編制、校院兩級管理、人事薪酬、附屬醫院、綜合考核、后勤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為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搭建了“四梁八柱”。

經過多年努力,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高水平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建成,筑牢了高質量發展之基。

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敞開高質量發展之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衛生健康國際合作交流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重大倡議。

2019年,昆明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共同發起成立了國內首個涵蓋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兩個領域的國際多邊合作平臺——南亞東南亞醫學教育與醫療衛生聯盟,聯盟大會已被納入中國—南亞合作論壇。聯盟成員間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醫療技術推廣、疫情防控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目前,聯盟成員已發展到南亞東南亞13個國家的56所高校和機構,成為推動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在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國際多邊平臺之一。

從建校伊始,昆明醫科大學就帶有開放辦學的基因,流淌著“融貫東西 康惠廣眾”的血液。范秉哲、杜棻等一批留法歸來的醫學先賢,開創了云南現代高等醫學教育的先河。作為目前國內4所開展法語醫學教育的高等醫學院校之一和法語大學聯盟成員院校,昆明醫科大學秉承法語醫學教育的傳統,繼續深化對法交流合作,堅持派出師生赴法學習和深造,與法國洛林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醫學院等法國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相關機構的合作不斷深化,為云南乃至全國培養了一批優秀法語醫學人才,為中法兩國醫學界的交流與合作貢獻了力量。

90年來,昆明醫科大學始終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立足國家和云南省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著力推進和深化與南亞東南亞等國家的交流合作,不斷增強學校在區域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服務領域的影響力。

為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學校與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92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其中就包括12所在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位的高校。

一直以來,學校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和學科優勢,積極開展國際醫療服務,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多年來,學校組派16批醫療隊赴烏干達開展醫療服務工作,獲得受援國政府和社會公眾高度評價,今年9月,學校再次派出隊員出征烏干達;學校分別赴老撾、越南、柬埔寨、緬甸、斯里蘭卡開展“光明行”白內障復明手術、“心連心”先心病兒童義診、宮頸癌篩查等國際醫療援助工作,救治患者2000余人次,培訓當地醫務人員5000余人次;2017年11月,正在老撾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看望并慰問了正在為當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手術的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療專家們,對大家為推動中老醫療衛生合作,增進兩國民心相通,造福當地人民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認可和肯定。

為切實提升受援國診療和公共衛生管理水平,昆明醫科大學積極行動,為當地醫務人員開展技能培訓,連續舉辦了5屆南亞東南亞醫務人員合理用藥培訓班、9屆“金橋”微創泌尿外科新技術培訓班、3屆南亞東南亞神經外科新技術培訓、2屆面向東盟國家普通外科技術培訓和孟加拉國醫務人員培訓等一系列醫療技術和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培訓,累計培訓南亞東南亞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醫務人員1000余人次,20余萬人次在線學習。

開放辦學,就是要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更大程度地激發開放辦學的活力和張力。在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同時,昆明醫科大學持續拓展省域、校地、校校和校企合作,近幾年,先后與昭通、曲靖、玉溪、文山簽訂合作協議,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以及云南騰藥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達成合作意向,在醫療科技產業園、云南省病理診斷中心、基因檢測中心等一批聯合共建研發機構和高水平重大科研平臺建設上強強聯合,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貢獻,敞開高質量發展之門。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鑄就高質量發展之魂

醫學教育是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基石。

云南是一個醫療衛生基礎比較薄弱的省份,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還需要在突破瓶頸、補齊短板、加快發展上下大力氣。

人民要幸福,健康是基礎;云南要跨越,健康是保障。20世紀30年代,東陸大學醫學專修科和云南大學醫學院相繼成立,從參與國家“523”項目,為青蒿素研發作出重要貢獻,到為全球抗擊瘧疾用藥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據;從積極參與WHO等聯合國所屬機構組織的熱帶病研究與培訓工作,到為新冠肺炎國際診療提供建議……90年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昆明醫科大學師生的身影。

昆明醫科大學一肩挑兩義,涉及教育、衛生兩大領域,必須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

一直以來,學校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和醫療資源優勢,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大病不出省”的期盼,持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提供醫療保障和智力支撐。附屬醫院主動對接、搶抓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奮力推進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狠抓醫療服務能力提升,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共享共建、融合發展,在國家和云南省關注的重大醫療衛生問題上做好基礎研究支撐、實現重大成果突破,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國內排名不斷提升,共同打造立足云南、輻射周邊地區的優質醫療衛生服務網絡。

2020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昆明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先后派出500余名醫護人員馳援部分省市、1200余人次支援省內及邊境疫情防控工作;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云南省選派的中國赴老撾、緬甸抗疫醫療專家組圓滿完成任務。學校專家團隊20余年來扎根一線,攻克以宣威為主地區肺癌發病率高、女性肺癌死亡率高這一世界性難題;編寫全球瘧疾防控相關技術指南;創建光損傷性皮膚病防治體系;建立中緬邊境惡性瘧原蟲抗藥性研究及中國猴瘧模型;推進干細胞基礎與臨床研究,毒品依賴戒治研究,天然藥物研發與產業化……90年來,昆明醫科大學把“我能干什么”與“國家需要我干什么”有機結合起來,聚焦國家、云南和昆明衛生健康等戰略需求,找準結合點和切入點,逐步向形成一批“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上持續發力,為服務云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云南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鑄就高質量發展之魂。

2022年7月,省委書記王寧調研學校時強調,昆明醫科大學要抓好教學科研、成果轉化各方面工作,造福全省醫療衛生事業、造福廣大人民群眾。要堅持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積極開展科技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更好對接產業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要充分挖掘利用好云南豐富的生物資源優勢,大力開展生物醫藥研制開發,促進產業發展。

調研定方向,把脈助發展。昆明醫科大學第八次黨代會和八屆二次全會明確了建成“西部一流、進入全國同類院校先進行列、對南亞東南亞有較強輻射能力、世界知名的高水平開放型醫科大學”的發展目標。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對于未來的高質量發展,已走過90年的昆明醫科大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緊抓云南高等教育和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胸懷“國之大者”、把握“省之要情”、謀劃“校之要者”,用更為開放的進取精神積極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向著高水平開放型醫科大學和“雙一流”目標闊步邁進,為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醫學教育,在教育強省和健康云南建設中書寫新時代“奮進之筆”。文圖由昆明醫科大學提供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