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塘河已開放約800米河道,上面還修了4座橋,記者走訪→

上月,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昆明地鐵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獲悉,篆塘河恢復明河工程第一段圍擋已拆除并開放約300米河道,9月底將完成全部圍擋拆除工作。

10月9日,記者對開放河道進行走訪發現,已向社會開放約800米河道,整個河道上還修建了4座人行跨橋。昆明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院長洪海波表示,海鷗很快就要飛臨昆明了,如篆塘河能及時蓄水,屆時可能會形成新的觀鷗點。

路面恢復工作已全部結束

篆塘河從新聞路到省總工會一段,修建了2座人行跨橋,一座連接了河道兩側的人行道,一座連接了河道兩側的親水平臺。記者步行發現,篆塘河從新聞路到西壩路一段,親水平臺及綠化種植施工進展較快,人行道大部分已完成地板磚鋪設;篆塘河新聞路小學一側河段還沒有進行綠化施工,這一段也修建了2座人行跨橋。

據現場施工的中鐵上海局六公司技術人員介紹,目前路面恢復工作已經全部結束。第一段圍擋(西山區排灌總站大觀河閘管理所到工會橋以南)已于8月31日拆除并鋪設瀝青,第二段圍擋(工會橋、春城花園以北到新聞橋以南)已于9月20日拆除,第三段圍擋(新聞橋以北到法官林)已于9月30日拆除,并于10月5日對第二段、第三段圍擋區域鋪設瀝青恢復路面。

環境不錯,景觀也搞了起來

家住附近的市民張大爹表示,以前,篆塘河周邊很多地方都是田地,還有溝渠,里面經常可以抓魚。但是從沒見過海鷗飛到篆塘河。后來,篆塘河水變臭,被遮蓋起來,上面還建了一些建筑。現在開放,雖然還沒有注水,但看到河道沿線的親水帶和綠化,感覺環境一下提升了不少。

附近居民代婆婆說,之前圍擋擋住,看不見里面,現在看到整體環境不錯。景觀也搞起來了,晚上大家還能散步,對身心健康很好。

附近琴行負責人李先生表示,河道建得比以前好看、美觀,修好后肯定會有人去散步。以前圍欄攔著,生意一般,現在圍欄拆開了,景觀出來了,更吸引人了,生意肯定會更好些。

居民史女士說,她家原先就住在篆塘河邊的小區,去年把這里的房子賣了。“這里又有地鐵,又有河道景觀。挺羨慕這群老鄰居的,我有空時都會過來和他們敘敘舊,希望哪天約著他們繞篆塘河好好看看。”史女士說。

希望篆塘河形成新的觀鷗點

昆明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院長洪海波表示,篆塘河實際是元代開挖的一條人工河。它是以碼頭為主,具有商業運輸和承載昆明古代市民生活物流的河道。它在元代被開挖出來后,曾于明清兩代進行過疏浚,這里也是通往昆陽、晉寧、呈貢的水運碼頭。

在不少市民心中,篆塘這個位置,感覺就只有一個公園。很多人只知道旁邊的大觀河,不知道還有條篆塘河。現在,篆塘河重新出現在市民面前,很多原先河面上的建筑被拆掉,在恢復老昆明景觀的同時,也新增了景觀。這里肯定會吸引一些周邊居民來散步。通常情況,10月末到11月初,就會有第一批海鷗飛臨昆明,如果到時候篆塘河里面有水,海鷗很可能會飛過去,形成新的市民觀鷗點。

今年初,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曾組織過30多位市民徒步盤龍江,從松華壩一直走到南太橋,發現盤龍江水非常清澈。結合此次篆塘河的開放,希望能完善篆塘河周邊的文化景觀,比如修建一些雕塑來介紹滇池水系文化歷史。此外,如果能把其他一些河道治理成效顯著的河段也提供給市民進行休憩,完善相關設施和綠化,對昆明的觀光休閑提升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篆塘河河道何時會通水呢?

記者走訪時看到,篆塘河河道雖然有的地方有水,但并不是河水,而是近日降雨形成的積水。其實,篆塘河河道兩端是有水的,只是被阻隔,一端被阻隔的是篆塘水閘的流水,另一端被阻隔的是大觀河的來水。

按照昆明地鐵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的說法,篆塘河開放后,將延續老篆塘河歷史風貌。篆塘河恢復明河工程完工后將極大改善該段的河道水環境,提升周邊居民的居住環境,增強河道的防洪排澇功能,同時較好地滿足滇池補水功能。

那么,篆塘河河道何時會通水呢?記者也向昆明地鐵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所屬的昆明軌道交通集團黨群工作部工作人員進行咨詢,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