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舊市建精準用水系統助力農業增效 高效灌溉解鎖豐收密碼

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個舊市大屯街道,連排成片的高標準大棚在烈日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位于楊家寨社區的藍莓基地,水肥正源源不斷地順著滴灌管道抵達作物根部,滋養著連片無土栽培的藍莓茁壯成長。

“基地的所有大棚都配備了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不僅能控制灌溉時間和水量,還能根據天氣變化進行調整,以精準管護提高藍莓的優質果率。”個舊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精準滴灌比傳統的噴灌節水一半以上,在避免了水肥浪費和流失的同時,推動藍莓種植實現量、質雙增。

在實施大屯街道西部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過程中,個舊市投資建設管道24.29千米,啟用了3座泵站和7座水肥站,企業、農戶可根據各自需求鋪設管道,對農作物進行灌溉,破解了供水不穩定的問題,項目區供水保障率提高到90%,實現項目區旱能灌、澇能排,確保農作物穩產豐產。

同時,個舊市鼓勵企業在種植經濟作物的流轉土地上實施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定時定量輸送水分、養分,按比例直接供給作物。企業或農戶只需開關水閥便可進行片區噴灌、滴灌取水,達到了省肥節水、增加產量、改善品質等目標。

“在政府的倡導下,基地投資14萬元將灌溉設施由噴灌改為滴灌,葡萄的水肥吸收效率由20%提升至50%以上,有效地提升了產量。”紅河州豐盈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基地負責人馮燕明說,就算遇上旱季,各式節水灌溉設施的有效運轉也能讓早熟黑提、陽光玫瑰等品種葡萄如期上市,保證了企業的收益。

目前,大屯街道西部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共流轉土地種植藍莓1100畝,畝產量800公斤左右,畝均產值達3.5萬元左右;種植葡萄150畝,畝產量1500公斤左右,畝均產值達3萬元左右。根據實際,項目區明確主要種植作物每年用水定額為每畝蔬菜550立方米、每畝葡萄190立方米,目前企業、農戶用水量均未超過定額用水量,每年共計節水12萬余立方米。

精準配水、精準計量的同時,個舊市還積極推進精準定價、精準獎補,確保農業灌溉用水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我們在開展成本監審的基礎上,制定了轄區內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在合適的位置安裝了計量設施,實現計量收費。”個舊市發改局價格收費管理科科長劉洋介紹,個舊市還印發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節水獎勵和精準補貼辦法(試行)》,今年共籌集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資金33萬元,在落實節水獎勵對象后,將按補貼標準進行發放。

“今年年底,個舊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將迎來全面竣工驗收,我們將總結好大屯街道的經驗,不斷加強農業節水的宣傳力度,謀劃水源工程規劃建設,落實工程管護主體責任,以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的良性運行,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灌溉服務質量,從而促進農業節水減排,實現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劉洋說。

云南網記者 黃翹楚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