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殘聯工作人員和社區殘疾人專(兼)職委員入戶走訪。 供圖
“李叔,我們統計了2024年殘疾人醫保代繳信息,你和阿姨今年繼續享受政策,兩人760元,殘聯為你們代繳,如果有住院需要記得走醫保報銷流程。”
“謝謝殘聯一直想著我們,有醫保我們心里踏實了。”
近日,西山區團結街道的殘疾人工作專干蘇艷飛到龍潭社區視力殘疾人李元的家中走訪,告知他續保消息后,老人連連道謝。
李元和老伴都是持證殘疾人,近年來他又患上了心肌梗死、腦梗等疾病,多次住院。2020年他做心臟手術住院費用達5萬元,醫保報銷完自己只支付了1.2萬元。根據昆明市殘聯的補助政策,他還獲得4000元的臨時救助,自己實際支付8000元。
重大疾病治療費用負擔是殘疾人致貧、返貧的主要因素之一。為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2021年12月15日,昆明市殘聯與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對昆明市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補助的通知》,對昆明市戶籍、持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殘疾人,參加昆明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補助。昆明市成為全省首家為全部類別持證殘疾人全額代繳城鄉居民醫保費用的州(市)。
2022年,昆明市累計撥付市縣兩級資金3379.216萬元,為124142名殘疾人購買昆明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今年又下撥市級資金2052.7101萬元,為昆明市戶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所有持證殘疾人代繳保費。
“此項政策的實施,是昆明市殘聯不斷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的最新成果,用數據跑腿、政府兜底的模式,實實在在讓全市12.4萬余名殘疾人受益。”昆明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13年,昆明市就開始為具有該市戶籍的城鄉重度殘疾人(持證的一、二級殘疾人),由縣(市、區)相關部門統一辦理下一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手續。2017年該項服務覆蓋面擴大到擁有昆明市戶籍持證的三、四級殘疾人,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參保繳費部分給予部分補助。
2021年,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調整后,采取定額補助后個人自繳差額的模式。經殘聯摸底調查,部分殘疾人因家庭貧困無法繳納保費中個人出資部分,出現脫保漏保的現象。因此,昆明市殘聯在2021年底與多部門協商重新調整政策,2022年起,由殘聯與醫保部門進行數據比對,對轄區內持證殘疾人統一全額繳納醫保。
西山區殘聯社會保障科工作人員阮玉婷說:“每年八九月開始繳納醫保時,我們會和醫保局比對參保數據,到第二年繳費工作截止前再次核對數據,落實人員增減情況,保障財政資金精準使用。除個別情況需要工作人員入戶核實,基本不需要殘疾人本人跑腿。”2023年,西山區殘聯為7217名殘疾人全額繳納個人醫保。
為轄區內所有持證殘疾人全額代繳醫保,有效擴大了殘疾人參保覆蓋面,為殘疾人的健康福祉兜牢了底線,防止了殘疾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家住五華區的劉慶生和妻子都是視力殘疾人,兩人都享受了此政策,妻子因患有干燥綜合征還辦理了慢性病醫保。去年,妻子因胃病住院花費近1萬元,自付部分不到2000元。劉慶生說:“我們夫妻倆還享受了殘疾人‘兩項補貼’,從心底里感激黨和政府。”
家住護國街道文廟社區的小王患有精神疾病,靠著低保、困難補貼和母親微薄的退休金生活。今年小王又查出患口腔癌,最近一次住院費用達1萬多元,醫保統籌后自付部分為2000多元。目前,社區的殘疾人工作專干正在幫他們申請殘聯的臨時救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380元的醫保保費數額雖不大,但很可能難倒一個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我們希望通過真金白銀的支持,幫助殘疾人按時參保,切實減輕經濟負擔,有效防止出現脫保漏保現象,改變困難殘疾人小病扛、大病熬的情況,真正為殘疾人服務。”昆明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昆明市殘聯還將對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完善,進一步織密織牢殘疾人社會保障兜底體系,讓他們更好地“平等、參與、共享”。
本報記者 郎晶晶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