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湄OUTLOOK 中泰旅游雙向奔赴

曼谷湄公河畔 本報記者 趙行偉 攝

編者按

泰國水清沙白的海灘、華麗輝煌的寺廟、現代時尚的購物中心正迎來中國游客回歸。泰國駐華大使館發布公告稱,“泰國高度重視中國游客的旅游質量、安全以及對泰國的美好印象”。

本期,云南日報、云南省南亞東南亞區域國際傳播中心和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泰國研究所攜手,邀請中泰兩國4位專家,暢談中泰旅游的雙向奔赴,期待“中泰一家親”的正能量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不斷匯聚。

泰國總理府公共關系廳國際公共關系辦公室主任納塔楠·臘扎納功——

安心舒心,愉快赴泰旅游

2023年初,外國游客赴泰旅游人數已超700萬人次,今年下半年也將呈現持續快速增長趨勢。

泰國國家旅游局舉辦“游泰國越玩越開心”旅游主題活動,計劃今年將吸引700至800萬中國游客赴泰旅游,泰國將為中國各類游客群體提供多樣化的優質旅游產品及服務,以滿足不同群體的生活及旅游出行方式。

泰國總理府公共關系廳作為泰國的主要宣傳機構,促進泰國旅游的推廣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們將支持對泰國旅游的宣傳工作。希望泰國政府推出的出入境便利化、產品退稅等政策,以及泰國各界的通力配合,能讓中國游客安心、安全、愉快地赴泰旅游。泰國旅游行業也將不斷升級旅游產品,積極推動綠色環保旅游。其中,泰國總理府公共關系廳推動開展了“外媒泰國行”活動,邀請駐泰外媒記者前往達叻府麥島體驗泰國第一個低碳生態旅游試點項目。該項目由當地社區商家及游客共同參與經營管理,通過使用電能及在日常生活和商業活動中使用天然材料等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及破壞。

隨著泰國民眾、企業和政府為促進泰國旅游業發展在各個方面做好準備,我們想邀請還未曾來過泰國旅游的中國游客赴泰做客;對于已經來過泰國的游客,我們歡迎您再來,我們已經做好迎接游客的準備,且堅信游客在每一次來訪中都能感受到溫暖,留下美好回憶。

泰國北部旅游協會會長吉迪鵬·威盧史——

安全出行,兩國共同關注的焦點

近期,泰國旅游部門相關負責人與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相關負責人就保護兩國游客權益的舉措進行了座談交流,計劃就雙方旅游業的具體化監管進行合作;泰國國家旅游局與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建議中國游客選擇合法經營的旅行社,以防上當受騙;泰國相關部門制作了中文安全警示牌和安全知識宣傳冊,并推薦游客選擇經泰國官方旅游標準認證的服務場所、酒店、餐廳、旅游巴士、游船等。

上述這些商家除了擁有合法經營許可證外,也可以保障游客獲得標準化服務,防止遭受不正當待遇,導致旅游行程存在安全隱患。

關于以低價出售旅游產品及非法代理人經營旅游業務的問題,泰國旅游部將建立合作機制,交換有關旅行社和旅游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的線索和文件,共同支持打擊有損泰國旅游業的違法行為。

此外,泰國旅游局對服務中國市場的旅行社進行了經營許可資格審核認證與登記,許可證逾期未續的旅行社,將被移除登記名單,具有經營資格的合法旅行社名單將發送給相關部門、機構便于核實;建議游客購買、使用在名單內的旅行社相關旅游產品及服務,并建議中國游客購買擁有合法旅游經營許可證的旅行社的優質旅游產品,不要購買低價旅游產品。對此,中國政府也表示愿積極配合。

目前,泰國旅游局將與政府部門及私營機構攜手合作,不斷提升旅游產品及服務的質量標準。此外,還將在出行前、出行中加強與中國游客的信息交流,讓其了解并理解泰國相關法律法規。泰國已經在各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接待中國游客,并且增加了各類宣傳、溝通渠道以便中國游客獲取相關信息。在緊急情況下,游客也可向旅游警察求助,他們隨時準備為赴泰游客提供便利、維護安全。

泰國駐華大使館方面表示,非常理解游客對于出行安全的考慮與擔憂,但請放心,泰國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并將采取措施全力保障游客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周方冶——

理性從容,旅游合作需要正能量

據統計,當前中國赴海外旅游人員近半數前往泰國。這對泰國旅游經濟復蘇,毫無疑問是打了一劑“強心針”。當然,中國游客赴泰旅游逐漸重新走熱,旅游從業者和游客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重新磨合和熟悉對方。

要看到的是,將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微笑國度”,泰國舉國上下在產業復蘇問題上是極其用心和努力的。時任泰國總理巴育在春節期間參加唐人街活動,并表達了對迎接中國游客的熱情歡迎;泰國各界更是組團在機場迎接首批抵泰的中國游客;泰國旅游局、旅游警察、駐華使領館、航空公司、各大酒店及旅游相關行業組織,也都在盡全力為中國游客提供滿意的服務,力爭達成今年赴泰中國游客達500萬人次的復蘇目標。

中泰旅游合作需要更多的理性看待。一方面,在新冠疫情、俄烏沖突以及美國加息疊加等國際重大事件的影響下,物價上升是客觀事實。故而中國游客對于泰國各類旅游費用上升,有必要理性看待,分辨出是合理提價,還是惡意宰客。如果是后者,可以通過官方渠道提出投訴,泰國旅游局也一直在自查自糾,嚴打復蘇期各類不規范現象。

另一方面,既然選擇了泰國作為旅游目的地,中國游客也應該保持從容心態,相信泰國旅游業的國際口碑,其安全性與舒適性都是有保障的,不必要對個別事例過度解讀。作為外國游客,也要更多地了解當地社會文化,尊重當地習俗禮儀,嚴守當地法律法規。

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泰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余海秋——

信息交流,互聯互通互動互信

前段時間,赴泰旅游的不實負面信息,引起各方高度關注。對此,兩國都采取了理性的態度,客觀分析情況,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加強合作,積極采取相關措施,攜手規范旅游市場。

為此,建議進一步加強中泰智媒合作。一方面,積極打造權威綜合性中泰新聞資訊在線平臺,整合中泰權威媒體資源,利用互聯網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及時、客觀、準確地向兩國民眾傳遞真實有效的信息,降低虛假信息對雙方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通過中國媒體駐泰機構、中國智庫加強與泰國智庫的交流,在“媒體+智庫”模式下開展后疫情時代中國研究,創造條件鼓勵他們深入中國考察、學習和調研,了解和梳理當代中國網民的思想和行為,增進雙方在信息交流上的互聯互通、互動互信。

本報記者 舒文 蔡夢 整理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