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公斤小寶寶!昆明動物園小犀牛“墩墩”滿百日啦

今年5月,昆明動物園的白犀牛妞妞誕下了一頭犀牛寶寶。8月20日上午10點,昆明動物園在犀牛館為小犀牛舉辦了簡約的“百日慶”活動。活動中,犀牛寶寶墩墩和它的小伙伴——兩只黑山羊,正式與游客見面。

懷孕16個月

順利誕下犀牛寶寶

墩墩是昆明動物園內白犀牛憨憨和妞妞的孩子。憨憨和妞妞是2017年昆明動物園從非洲引進的亞成體白犀牛,當時年齡均為3歲。經過幾年的飼養,兩只白犀牛已經成年,并且表現出了正常繁育的行為。

自2021年起,昆明動物園開展人工飼養條件下白犀牛的繁殖監測工作,定期對白犀牛妞妞進行繁殖期血液孕酮水平監測、血液常規和生化項目檢測,跟蹤監測白犀牛繁殖期血液及繁殖激素相關指標,進一步科學判定白犀牛的懷孕及產仔,為繁殖期飼養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經過持續的跟蹤觀察和科學監測,昆明動物園精確預判了預產期,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相關準備。在懷孕16個月之后,今年5月8日凌晨,妞妞順利生產一頭雄性小犀牛寶寶,命名為“墩墩”。

百日體重已增至260公斤

“小犀牛天生好動,剛生下第一天就用角來頂我們,雖然那時候角還沒有長出來。”飼養員周衛華介紹,通過100天24小時全方位的照顧,幼犀牛發育良好,順利度過了初生至斷乳前生長階段,體重已經從出生時的73公斤,增重至260公斤。  

雖然體重持續增加,但是絲毫不影響墩墩的活動能力。活潑好動的它因為喜歡在犀牛館內瘋狂“跑酷”,還在社交平臺上“火”了一陣子。周衛華說:“小犀牛剛滿8天,我們就把它放到戶外,為了防曬和滋潤皮膚,就在它身上涂泥巴,它非常喜歡,自己就跑到泥坑里像大犀牛一樣打滾。”

不過,墩墩的成長也并不那么順利。雖然成功誕下小犀牛,但是由于多種原因,母犀牛未能表現出正常哺育行為,為確保幼仔生命安全,昆明動物園立即成立了專業小組,參考相關科技資料及業內成熟做法,采取人工育幼技術,對幼仔進行哺育。因國內沒有小犀牛人工育幼的相關資料,在母乳成分方面沒有研究,飼養員們在查閱國外資料的基礎上根據小犀牛的狀況逐漸改進飼喂配方,同時根據小犀牛的生長情況、行為表現逐步調整飼喂方案。

“因為犀牛和奶牛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直接喂養鮮牛奶和奶粉,要將鮮牛奶脫脂,和奶粉進行配比,讓其更接近犀牛奶的成分。”飼養員宋偉斌說,因為國內外犀牛體型大小不一樣,所以飼養員們還必須24小時做好小犀牛體重、體表溫度、呼吸及排便情況的觀察記錄并及時調整飼養方案。“剛開始一個星期可能要調整三四次,現在一兩個星期調整一次。”

多了兩個“小伙伴”一起成長

在“百日慶”活動現場,昆明動物園在犀牛館外擺放了兩張桌子,上面擺滿了犀牛的食物,工作人員為游客科普白犀牛在不同年齡段的食物種類和具體飼養方法。“來了好幾次都沒有見到犀牛寶寶,今天來看到犀牛寶寶和小羊在一起活動鬧騰,真的很高興,對我們來說很新鮮、很激動。”游客張女士說。

隨著小犀牛的成長,飼養員們已經開始逐步給墩墩喂輔食。為了讓墩墩更好地實現從哺乳期到進食輔食和青草的過渡,昆明動物園為墩墩挑選了兩只黑山羊作為伙伴。它們將與墩墩一起生活一段時間,讓墩墩通過觀察,能夠模仿黑山羊的采食及其他行為,同時也能讓墩墩在成長過程中得到陪伴。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