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要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加快研究構建房地產業新發展模式

國務院:要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加快研究構建房地產業新發展模式

7月31日,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強調,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切實抓好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著力固本培元,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此外,要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研究,相機出臺新的政策舉措,更好體現宏觀政策的針對性、組合性和協同性。要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根據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舉措,加快研究構建房地產業新發展模式。

國務院政策吹風會:進一步激發旅游消費潛力 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

7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在如何釋放文化和旅游的消費活力問題上,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表示,主要從兩方面發力:一方面,著力完善政策環境。落實好近日發布的恢復和擴大消費文件,研究制定進一步激發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制定國內旅游品質提升行動計劃,進一步豐富優質產品供給,完善旅游服務功能、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強化旅游安全保障。

他表示,有“五心”,就是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出行更安心、購物更放心、娛樂更開心、觀演更潤心、服務更暖心。正如李春臨副主任所講的,促進消費不是為了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而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抓好平臺載體建設。啟動新一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國家級旅游度假區、5A級景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旅游休閑街區的建設工作,使這些成為消費促進及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指導各地開展24小時生活圈和新型消費集聚區建設工作,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創新消費場景,培育新型業態和消費模式。持續辦好全國性的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豐富消費惠民措施,讓群眾得實惠、企業真受益。打造政府、商家、居民、消費者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旅消費生態,做到近悅遠來、主客共享,讓更多的“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發改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 始終堅持三個基本考量

7月31日,國新辦舉行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的措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施》將與各領域、各品類重點政策一道形成促進消費的一攬子政策體系。

據介紹,促進消費工作基本思路,國家發改委始終堅持三個基本考量:第一,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順應市場規律和消費趨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升服務質量,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潛在需求,著力營造推動消費升級的良好生態。

第二,堅持優化供給和擴大需求更好結合。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拓展消費新空間,打造消費新場景,豐富消費體驗,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市場新需求。

第三,堅持提質升級和創新發展更好結合。突出體現大眾化、普惠性,加快城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營造便利消費、放心消費環境,不斷提升消費便利度、舒適度、滿意度。

上海住建委: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7月31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領會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和近期一系列重要會議精神,研究部署下階段全面推進“兩舊一村”改造等民心實事工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促進上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近期,積極穩步推進超大特大城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業和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等會議相繼在京召開。

會議強調,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穩步推進超大特大城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應急保障能力,創造新的建設投資和消費增長點;要從實際出發,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不同方式分類實施城中村改造,切實改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條件、擴大內需、優化房地產結構;要繼續鞏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態勢,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進一步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繼續做好保交樓工作,加快項目建設交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國家發改委: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5% 消費作出了重要貢獻

7月31日,國新辦舉行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新聞發布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在會上提及,今年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特別是接觸型聚集性服務性消費呈現良好恢復態勢,餐飲收入同比增長21.4%,國內旅游總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3.9%、95.9%,已恢復至疫前水平。

此外,全國電影票房收入262.7億元人民幣。截止到7月29日,已經連續39天破億元,刷新中國影史大盤。

他指出,從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達到5.5%,超過了年初設定的5%左右的預測目標,這其中消費作出了重要貢獻。

香港第二季經濟增長放緩至升1.5%

7月31日,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根據預先估計數字,港今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實質上升1.5%,而第一季的升幅為2.9%。本地生產總值在今年第二季持續擴張主要是由于私人消費及服務貿易均維持穩健增長。

按本地生產總值各個主要組成部分分析,私人消費開支繼今年第一季上升13%后,在第二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上升8.5%。

按國民經濟核算定義計算的政府消費開支,在今年第二季與上年同期比較錄得9.6%的實質跌幅,而第一季則上升1.3%。

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在今年第二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下跌1%,而第一季則上升7.9%。

按國民經濟核算定義計算的貨品出口總額,繼今年第一季下跌18.9%后,在第二季與上年同期比較錄得15.3%的實質跌幅。按國民經濟核算定義計算,貨品進口在今年第二季實質下跌16.1%,而第一季的跌幅為14.6%。

服務輸出在今年第二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上升22.6%,較第一季16.6%的升幅明顯加快。服務輸入繼今年第一季上升20.7%后,在第二季實質上升30.2%。

經季節性調整而作相連季度比較的本地生產總值,在今年第二季較第一季實質下跌1.3%。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訪港旅游業和私人消費帶動下,香港經濟在今年第二季繼續復蘇,盡管復蘇勢頭在上一季強勁反彈的基礎上有所緩和。根據預先估計數字,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第二季按年增長1.5%。經季節性調整后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下跌1.3%。

按主要開支組成部分分析,由于來自外部的商品需求仍然疲弱,整體貨物出口繼續大跌。受惠于訪港旅客人數進一步上升,服務輸出升幅加快。本地方面,隨著經濟持續復蘇,私人消費開支明顯增加。然而,在金融狀況收緊下,整體投資開支錄得輕微下跌。

展望未來,訪港旅游業和私人消費在今年余下時間將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訪港旅客人數應會隨著運力和接待能力繼續恢復而進一步增加。經濟情況和前景改善應有利本地需求,盡管金融狀況偏緊可能會造成制約。具體而言,勞工市場情況改善,加上政府采取多項措施鞏固復蘇動力,將為私人消費提供額外支持。不過,由于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外部需求,貨物出口將繼續承受巨大壓力。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