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甸5個果園成為昆明水果交易中心生產基地

近日,尋甸七星鎮大山果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山果業”)的蘋果園里熱鬧異常。除了前來體驗采摘蘋果的市民,電商平臺的工作人員也忙得不亦樂乎,通過手機向大家推薦又脆又甜的蘋果,工人們則忙著將摘下的蘋果稱重、封箱、打包,準備送往快遞站。

5家企業成為“昆明水果交易中心生產基地”

5家企業成為“昆明水果交易中心生產基地”

7月20日下午,昆明市綠色食品產業鏈辦公室、昆明市水果產業工作組、昆明水果交易中心、尋甸縣農業農村局在大山果業的蘋果采摘開園現場會上,為大山果業等5家企業授予了“昆明水果交易中心生產基地”的牌匾。此舉不僅加強了水果交易平臺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連接,也意味著綠色食品產業鏈辦公室為水果生產企業打通了生產、包裝、物流、銷售等環節上的卡點堵點。

尋甸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尋甸縣今年在園水果種植面積13579畝,預計產量1.95萬噸,產值1.8億元,批發零售額1.1億元,綜合產值2.9億元,其中包括蘋果、獼猴桃、藍莓、草莓等高原特色水果品種。云南農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敖平星博士介紹,大山果業種植的紅露蘋果,是一種比較適宜在云南栽種的早熟蘋果,具有果品好、效益好、上市早等優點。

據悉,2023年2月,昆明水果交易中心在嵩明成立,旨在把發展綠色食品水果產業的“昆明優勢”與“全省資源”有機結合,形成集新品種試驗示范、技術集成、信息化、農產品精深加工、市場銷售、區域品牌等于一體的水果全產業鏈。

昆明市水果產業工作組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市水果在園面積65.23萬畝,產量65.56萬噸,水果農業產值35億元。今年上半年,水果在園面積48.62萬畝,同比增長0.54%,水果產量3.06萬噸,同比增長4.79%,水果農業產值3.48億元,同比增長2.35%。

據昆明市綠色食品產業鏈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葉真友介紹,到2025年,昆明市水果產業力爭形成品種選育、規范種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貿易集散等一體化的水果產業鏈條,綜合總產值增長到150億元。其中水果種植面積穩定在60萬畝,水果產量穩定在60萬噸,力爭云果名品增加到14個,水果農業龍頭企業增加到100個。依托中老鐵路及磨憨口岸,重點建設2個區域性水果產地市場和1個全國性水果集散交易中心,把昆明打造為“南果北運”“北果南輸”的水果貿易樞紐,帶動水果精深加工產業集聚發展。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