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小學把廢棄綠化帶變成菜園!收獲節上,2000個家庭分享上萬棵蓮花白

7月7日,有學生家長向記者反映,福德小學將校門口的一塊廢棄的綠化帶開發成了菜地,讓每個學生參與到種菜勞動中來,這項別開生面的課外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積極參與和贊賞。此外,福德小學成立的“野生菌科普藝術博物館”通過展示和研究野生菌的多樣性和美麗,將云南獨有的一種生活方式融入學校文化中。

孩子們開心地收獲自己種的蓮花白

孩子們開心地收獲自己種的蓮花白

老師同學家長共同開墾4畝菜園

7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福德小學,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學校的兩大塊菜地,還有家長正在地里給菜苗澆水。據介紹,菜地以前主要種植蓮花白,現在增加了茄子、辣椒、西紅柿、苤藍、玉米等品種。

學校門口的空地原本建筑垃圾成堆

學校門口的空地原本建筑垃圾成堆

學校為何會設置這樣一項實踐體驗項目?福德小學德育教師李昆介紹,2021年9月份福德小學搬到官渡區福達路新校區,剛搬過來時學校門口有很多建筑垃圾堆積,阻擋了學生上下學的道路,但因為周邊還有項目在建,市政道路還不能修通。因此,學校在得到政府批準后,就聯合全校師生一起清理垃圾、開墾荒地,把這塊廢棄綠化帶改造成了一個面積達4畝的勞動實踐基地,既美化了周邊的環境,又可以讓學生有一個勞動體驗的實踐基地。

“學校目前共有41個班級,我們根據整個菜地的總面積,平均劃分給每個班級,由每個班級自己選品、自己種植。”李老師介紹,在這個種菜項目里,老師主要扮演兩個角色:首先是組織者,由班主任老師組織學生和家長參與蔬菜選種以及菜地日常管理;其次,科學老師負責研學和指導工作,帶領學生對菜苗進行看護,比如施肥、澆水或松土等,每周至少保證一個班的學生有一次這樣的活動時間。而對于勞動實踐基地所需要的原材料,水、肥料由學校提供,菜籽則由每個班自行選擇想種的。

通過實踐,學生們掌握了種菜這一勞動技能

通過實踐,學生們掌握了種菜這一勞動技能

此外,不僅有老師、學生參與,家長們也積極投入這項實踐體驗活動中。由于菜地每隔一天就需要澆一次水,家長們就自行輪班,每個班都會有家長參與給菜地澆水、鋤草等工作。

 

“非常好,這項活動讓孩子們能夠親身參與種植過程,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我們很支持,也很愿意和孩子共同參與活動。”正在給菜地澆水的學生家長周先生說。他表示,福德小學這個種菜實踐項目在學生、家長和學校中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特別是孩子們在參與種植活動后,不僅學會了如何選擇合適的土壤和種子,還學習了如何澆水、除草和保護作物免受害蟲侵害。這些實踐經驗不僅增強了他們的農業知識儲備,還提升了他們的觀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通過種植蔬菜,孩子們不僅獲得了實踐經驗和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種菜實踐項目已舉辦4屆收獲節

據介紹,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到,今后勞動所占課時將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多種勞動技能將納入課程。基于此,官渡區福德小學深耕勞動教育,提前謀劃,將勞動教育納入工作計劃,積極開展各類主題特色勞動課程。

福德小學于2021年9月搬到官渡區福達路新校區,2022年春季學期開啟種菜實踐體驗項目,迄今為止,已舉辦了4屆收獲活動。其中,今年6月份,經過3個多月的辛勤耕耘,福德小學迎來了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第四屆校園收獲節,此次蔬菜種植共收獲了10000多棵蓮花白,由師生及家長一同負責各班級區域的蔬菜采摘任務。

把自己種的菜分享給更多人

把自己種的菜分享給更多人

“收獲蔬菜的當晚,孩子們還在家中拿起廚具,在家長的指導下用蓮花白烹飪出一道道美食,品嘗著自己親手種植、采摘并烹飪的菜肴,孩子們十分有成就感。”福德小學校長王蜃淋說。王校長還表示,4畝菜地10000多棵蓮花白,學校2000個學生家庭是吃不完的,因此一部分蓮花白被分批送到了學校周邊的派出所、交警隊、軌道公司、公交公司、街道、敬老院等友鄰單位。這樣的勞動教育,讓同學們學到了崇尚感恩、尊德守禮、修身為善的精神品質,深刻理解了如何通過實際行動做一名端正善良、內心溫暖的少年兒童。

把云南獨有的生活方式融入學校文化

除了種菜實踐體驗項目,福德小學“野生菌綜合實踐活動特色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探索”項目也吸引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

據介紹,福德小學原校址毗鄰中國最大的野生菌批發市場——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據調查,學校有不少學生家長從事與野生菌相關的工作,很多孩子就在市場里居住和生活,拾菌子、分菌子、辨菌子、洗菌子、賣菌子,野生菌市場的蓬勃發展見證和陪伴著孩子們的童年生活,因此,在進行野生菌研究方面,福德小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7年,福德小學舉辦了“首屆野生菌博覽會”,讓孩子把野生菌帶到學校來進行展示,讓孩子認識有毒的菌子和無毒的菌子,作為暑假的安全教育第一課。當時,家長們很支持并積極參與,活動的反響特別好。此后,福德小學每年7月都會定期舉辦“福德小學野生菌親子博覽會”,這已經成為孩子們的成長記憶。歷時7年,野生菌研究性學習逐步深入學校師生和每一個家庭,成為孩子成長和學校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福德小學還成立了“野生菌科普藝術博物館”。該博物館是福德小學獨特的教育項目之一,致力于通過展示和研究野生菌的多樣性和美麗,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博物館展示了各種野生菌的樣本和圖片,包括不同種類、顏色和形狀的菌類。學生們可以通過觀察這些菌類的特點和變化,了解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除了展示和研究野生菌,福德小學野生菌科普藝術博物館還鼓勵學生將野生菌作為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學生們可以利用野生菌的顏色和形狀,創作繪畫、雕塑、手工藝品等作品,在博物館里展示。

福德小學野生菌科普藝術博物館通過培養學生對野生菌的研究興趣,增強他們對自然的探索、保護意識,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內容,還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學習和創作空間,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