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疾控中心針對紫外線輻射發布提示

6月13日,云南省疾控中心針對紫外線輻射發布提示,詳情如下:

科學認識紫外線輻射

大氣是生活在地球上生命體所必需的,可保護地球生命體免受來自外層空間的有害影響。大氣的物理性狀主要有太陽輻射、氣象條件和空氣離子等。氣象因素與太陽輻射綜合作用于人體,對冷熱感覺、體溫調節、心血管功能、神經功能、免疫功能和新陳代謝功能有調節作用。

太陽輻射是產生各種天氣現象的根本原因,同時也是地表上光和熱的源泉。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屬于電磁輻射,是由按波運動方式傳播的能量波包組成的輻射。紫外線(UV)按不同波長的生物效應,可分為UV-A(320~400nm)、UV-B(290~320nm)和UV-C(200~290nm)。太陽輻射產生的UV-A可穿過大氣層到達地表,而全部UV-C以及90%以上的UV-B可被大氣平流層中的臭氧、水蒸氣、氧氣以及二氧化碳所吸收。紫外線輻射水平受太陽高度、緯度、云量、海拔高度、臭氧、地面植被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紫外線輻射西部高,東部低;高原高,平原低;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低緯度高,高緯度低。

紫外線對人類的主要危害來自UV-A和小部分UV-B的綜合作用。與UV-B相比,UV-A穿透皮膚的能力較強,但生物活性較弱。紫外線具有色素沉著、紅斑、抗佝僂病、殺菌和免疫增強作用。過強的紫外線可致日光性皮炎、光電性眼炎、皮膚癌等;紫外線還與大氣中的某些二次污染物形成有關,例如光化學煙霧和硫酸霧等。

學會看紫外線指數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在各類媒體上見到紫外線指數。紫外線指數是衡量中午前后到達地表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可能損害程度的一個指數。根據國際上制訂的紫外線指數標準,紫外線強度分為弱、中等、強、很強和極強5個等級。紫外線指數2以下,可以安全地進行戶外活動;指數3~7,外出時需要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中午時間盡量找遮蔭處;指數8~11及以上,應減少戶外活動,在戶外時多停留遮蔭處,穿戴防曬服、遮陽帽和太陽鏡,涂抹防曬霜。

科學認識紫外線輻射

1.多云天氣不會受到紫外線輻射?

實際上,大量紫外線能夠滲透薄云,大氣中的薄霧甚至能增加紫外線輻射的強度。

2.有防曬霜保護就不怕紫外線輻射了?

涂抹防曬霜只能在一段時間內起一些保護作用。

3.冬天的紫外線輻射不嚴重?

冬季紫外線通常比較弱,但是雪天雪的反射會增加紫外線強度,特別是高海拔地區。

來源:“云南疾控”微信公眾號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