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云南出口整體通關時效全國第一

5月29日,記者從昆明海關獲悉,據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通報,2023年1—3月,云南省進出口整體通關時效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其中出口整體通關時效排名全國第一。

5月22—26日,昆明海關圍繞“熱愛科學 崇尚科學”主題開展2023年“科技活動周”活動,通過播放宣傳視頻、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向參與群眾全面展示昆明海關通過科技創新在維護國門安全、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改革發展大局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普及科學知識。

今年以來,昆明海關持續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主動先行先試,通過科技創新與應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智能高效監管。目前,昆明海關正在開展的“遠程+現場”作業模式試點正是其推進智慧海關建設的亮點之一。

“這批出口鮮花完成查檢僅用了15分鐘,真的太快了!”5月23日,林奇貿易(云南)有限公司物流部經理王秋菊高興地說。當天,在昆明海關所屬滇中海關視頻查檢室,海關關員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對林奇貿易(云南)有限公司擬出口的一批玫瑰鮮切花進行了“遠程查檢”。“‘遠程+現場’作業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實現‘1+N’作業效果,壓縮整體查檢時間,在為企業提供便利的同時,節約行政執法資源,提高監管服務效能。”滇中海關監管一科科長閆康說。

云南邊境線長,口岸多、通道多。昆明海關堅持科技賦能,廣泛應用數字化、智能化新技術,將智慧海關建設需求同步納入云南“智慧口岸”建設規劃,推動磨憨、河口等多個口岸啟動智慧化改造,在全省重點口岸部署大型H986設備、列車門戶式核輻射探測設備、行李物品CT機、邊民智能健康自助申報終端、智慧衛檢閘機等智能化設備300余臺(套);投用云南首臺集入境駕駛員“健康申報核查、紅外測溫、自動驗放”于一體的海關綜合性智慧驗放設備,承載量同比提高約4倍,配合“智能卡口”運用,貨物進出場自動放行率近100%;全面提升實驗室技術水平和檢測能力,建成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等各類實驗室51個,檢測認可項目達1.6萬項,覆蓋動物植物、食品等五大領域,實現“口岸查、就近檢”,不斷縮短檢測時間,全力保障貨物快速通關。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