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8000余尾滇池金線鲃放流昆明滇池

3月22日,在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到來之際,昆明市西山區科學技術協會、云南滇池保護治理基金會、民盟西山區基層委員會、西山區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昆明市大觀公園等多家單位聯合開展“世界水日:攜手共建長江生態 瀕危土著魚科學放流”活動,8000余尾滇池土著魚——滇池金線鲃投入滇池懷抱。

該活動旨在帶動和引導社會公眾關注、參與和踐行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環境保護行動,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意識,倡導科學增殖放流滇池土著魚類(滇池金線鲃、滇池高背鯽、中臀擬鲿、銀白魚、云南光唇魚),助力滇池水生生物多樣性恢復,提高滇池水體自凈能力,促進滇池水域環境持續好轉。

8000余尾滇池金線鲃放流昆明滇池

滇池金線鲃俗稱波羅魚、小洞魚、金線魚,為“云南四大名魚”之首,是僅產于滇池流域的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云南省珍稀水生動物保護名錄》,還被收錄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保護級別為極度瀕危(CR)。滇池金線鲃早在300多萬年前,就與滇池同命運共生長;顒蝇F場,工作人員、志愿者、熱心市民將8000尾滇池金線鲃放流滇池。

8000余尾滇池金線鲃放流昆明滇池

“放魚能夠讓滇池的環境越變越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保護滇池,人人都要行動起來。”參加放流的市民李先生表示。

8000余尾滇池金線鲃放流昆明滇池

現場同時開展長江大保護科普展覽,通過展板展示滇池保護治理歷程及取得的成效、滇池生態治理的重點、滇池放生物種規范等通俗易懂的圖文內容,發放《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昆明市河道管理條例》《昆明市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并向公眾進行宣傳。西山區科普志愿者以滇池流域生物多樣性為主題進行現場科普講解,講解內容含滇池湖濱常見及部分珍稀鳥類、滇池土著魚類、滇池濕地植物、滇池流域外來入侵物種。

8000余尾滇池金線鲃放流昆明滇池

西山區科協、西山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