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云南正式申請設立亞洲象國家公園

12月1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短鼻家族”于1月9日再添1頭小公象,并于6月份分成2個象群;云南已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報送材料,正式申請設立亞洲象國家公園。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副處長楊華說,象群回歸西雙版納一年來,云南省林草部門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加大對亞洲象保護工作力度,采取系列工作措施,不斷提高亞洲象科學保護水平,確保了亞洲象保護持續加力、再上臺階。

實施紅線管控

云南省林草局聯合普洱市、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對亞洲象適宜棲息區域進行了詳細踏查,結合村情、民情、農事活動等,科學劃定3條亞洲象安全線,并開展監測和管控,防止象群無序擴散。

加快建設食源地

在適宜區域內,開展林下和林場種草1.2萬畝,提高玉米、甘蔗、水稻等亞洲象主要取食農作物的補償標準,確保亞洲象食物充足。

加強精準管護

在夯實原有監測預警體系基礎上,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方式,組建了45人的專業護象隊,堅持人隨象走,柔性引導向安全線外擴散的野象回歸。

加強監測預警

針對亞洲象活動范圍相對穩定后,分布區群眾遭受野象肇事風險和損失加大的問題,加強亞洲象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管理,千方百計保障人民群眾人身安全。

加大保險投資

自2010年探索建立野生動物公眾責任保險以來,全省累計投入資金超61757萬元。2022年大幅增加投資,全省投保額8598萬元,較2021年增長31.69%。其中,普洱、西雙版納兩州(市)投保額5200萬元,亞洲象造成農作物損失補償標準明顯提高,通過保險獲得的玉米等農作物補償基本與市場價格持平。

北移象群“回家”后,亞洲象監測團隊持續開展象群監測。目前,“短鼻家族”再添新丁、再建新群。2022年1月9日,“短鼻家族”新出生1頭小公象;2022年6月“短鼻家族”一分為二,成為兩群,一群7頭,活動于保護區邊緣;一群11頭(從其他象群并入了3頭),已返回保護區深處。同時,自然保護區巡護員2次監測到從玉溪單獨送回的小公象,現在身強體壯,長大了很多,已完全融入其他象群。以“短鼻家族”為代表,充分說明云南亞洲象群體之間的交流頻繁,種群還在不斷發展壯大。

省委、省政府強力推動亞洲象國家公園創建工作。2022年4月,國家公園管理局函復同意云南省開展創建。根據國家公園設立指南、標準和有關要求,組織開展了科學考察、社會影響評價、符合性認定等工作,編制了亞洲象國家公園范圍劃定和分區論證報告、設立方案等八個創建材料,拍攝制作了專題片,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經省政府審核并于8月18日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報送材料,正式申請設立亞洲象國家公園。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