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樹名木達103.8萬株 居全國首位

啟動現場

啟動現場

工作人員正在介紹古樹名木知識 本組圖片 ■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張小燕

工作人員正在介紹古樹名木知識 本組圖片 ■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張小燕

■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張小燕 

現場

10月28日,云南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昆明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在昆明市金殿名勝區啟動主題為“保護古樹名木 共享綠水青山”的2022年云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據悉,目前,云南省有古樹名木103.8萬株,位居全國首位。

現場

百名志愿者

宣傳古樹名木保護

活動現場,在金殿名勝區鐘樓廣場一側,28塊云南名木展板格外醒目,吸引眾多過往群眾駐足觀看。由云南省政協、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市盤龍區森林護衛大隊、金殿名勝區組織的百名志愿者,向群眾發放古樹名木保護宣傳材料,倡導廣大群眾主動學習并普及古樹名木保護知識及法律法規,爭做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宣傳者、捍衛者和踐行者。

據介紹,金殿名勝區古樹名木及古樹后續資源數量眾多,是昆明周邊古樹名木最為集中的單位。金殿名勝區與茶花有著不解之緣,早在明萬歷三十年(公元1602年),金殿所在地——鳴鳳山,就已經種植茶花。時至今日,保存至今的一株長勢良好,每逢花期,枝頭仍舊綴滿無數似火的花團。

據了解,此次宣傳活動共制作宣傳展板28塊,印發宣傳手冊7000冊、書簽5000份,環保布袋100個,使“保護古樹名木 人人有責”成為社會風尚。

活動期間,云南省綠化委員會將組織開展全省古樹名木保護征文活動;金殿名勝區將分批組織200名研學學生圍繞“古樹名木保護”開展集體詩朗誦、繪畫等活動;盤龍區綠化委員會(盤龍區農業農村局)將組織各鄉鎮(社區)、金殿名勝區、黑龍潭公園等,同步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展板宣傳及發放宣傳手冊等科普活動。

保護

全省共搶救復壯

古樹934棵

云南是中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被譽為“植物王國”,古樹名木資源豐富。據全省古樹普查統計,目前,云南省有古樹名木103.8萬株,數量居全國第一。按類型分:有單株古樹7.56萬株,名木117株,古樹群2109個96.22萬株。按等級分:有一級古樹59.22萬株,二級古樹27.98萬株,三級古樹16.59萬株。

近年來,云南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為引領,堅持“全面保護、科學養護、依法管理、促進健康”的方針,逐步實現標準化、科學化和規范化。

截至2021年底,全省一級古樹和名木全部完成了掛牌;積極創造條件改善古樹名木生長環境,及時排查樹體傾倒、腐朽、枯枝、病蟲害等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采取保護措施;對排查發現的瀕危古樹名木,及時組織專業技術力量,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搶救。2022年,省林草局投入資金近300萬元,用于全省古樹名木搶救復壯工作。據統計,近年來,全省共搶救古樹226棵,復壯古樹708棵。

昆明

全市古樹名木

已全部掛牌

活動現場,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昆明市現有古樹名木58962株,其中:古樹58928株,名木34株;古樹群365個;單株古樹17702株,一級古樹337株,二級古樹1158株,三級古樹16310株。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昆明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也逐年加強。主要采取古樹名木掛牌保護、古樹名木信息系統建設、古樹名木保護復壯等措施開展保護工作。

昆明市在2018年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的基礎上,對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保護。一級古樹名木由省綠化委員會統一制牌,各縣(市)區負責掛牌保護,二、三級古樹名木由市綠化委員會統一制牌,各縣(市)區負責掛牌保護。截至目前,全市古樹名木掛牌工作已全部完成。

此外,昆明市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嚴格按照招投標程序,2019年11月完成項目建設并投入使用。該系統實現基礎數據信息化、業務處理網絡化、決策分析智能化和業務監管透明化。同時,該系統的建立為以后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的順利完成,提供翔實、完備的資源檔案。

2019—2020年,昆明市林草局每年撥付專項經費200萬元用于古樹名木保護,主要采用地上環境綜合治理(清除地面影響古樹名木生長的有毒有害物品等,如:非通透性硬化地面、堆放雜物、建筑物侵占等),土壤改良(筑墩加土、施肥覆土等),圍欄保護(砌樹池、樹池透氣鋪裝等),封堵樹洞(消毒堵洞、防腐養護等),支撐、拉索,有害生物防治,截剪枯干枯枝,注射營養液等措施對部分急需救治的古樹名木實施保護復壯,共救助古樹2200余株。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