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飛虎大道北段地下綜合管廊監控管理系統上線試運行

近日,巫家壩片區飛虎大道北段地下綜合管廊監控管理系統上線試運行,通過智慧監測,實現對地下管線精細化管理,在保障城市“生命線”運行的同時,為城市安上隱形的“綠色拉鏈”。

工作人員檢查管線儀表

工作人員檢查管線儀表

沿階梯步行而下,到達地下8米深處,一條寬8.3米、高3.65米的地下管廊呈現在眼前,綿延數公里,一眼望不到頭。長長的隧道四面都是混凝土,墻上釘滿了密密麻麻的鋼筋架,為各管線的放置劃定專屬區域。

“飛虎大道北段地下綜合管廊主要分為管廊和監控中心兩部分,目前管廊主體已驗收,監控中心剛剛投入使用。”相關負責人介紹,飛虎大道北段地下綜合管廊(廣福路—關景路)長4.28公里,管廊切面被混凝土墻體分割成三間“混凝土房”,為電力倉、管道倉、燃氣倉,是各類地下管線的“新家”。

那么,管廊為何要上線智慧系統呢?城市綜合管廊短則幾公里,長則數十公里,巡檢人員不可能完全實時掌握地下管廊運行工況。可靠穩定的監控管理系統,就成了守護管廊安全運行的最佳“人”選。飛虎大道北段地下綜合管廊每個倉都設有各類監控和傳感器,對現場實景、溫度、濕度、氧氣濃度、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等保持著高敏感度監測,成為管廊智能監控系統的“眼睛”和“鼻子”,同時配合控制中心這個“大腦”,提高管廊運營維護效率和穩定性。

在管廊監控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平臺進行實時監控。輕點按鈕,一處地下管廊的三維模型躍然眼前。“通過三維可視化管理界面模擬管廊運行狀態,能夠對管廊設施進行精細化管理。”控制中心工程師告訴記者,系統按照實際尺寸比例進行現實模擬,一旦發現有情況,能有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管廊設備、管線安全。

據了解,飛虎大道北段地下管廊智慧管理系統是利用物聯網、大數據、5G、GIS、BIM等技術建設的智慧管理平臺,對消防、通風、照明、供電、給排水、監控與報警等附屬設施進行智能化控制,實現綜合管廊的動態感知、安全預警和智慧運行。系統在研發過程中獲得一系列科技成果,投入使用后將實現對市政管線智慧化、集約化統一管理,大幅度提升市政管線供給的可靠性,可以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蛛網”等問題,讓城市從“面子”美到“里子”。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

  • 房網用戶

    什么時候開通,都沒動工好久了?
    2022-07-11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