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紅河州蔓耗至金平高速公路順利實現通車運營,結束了金平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個舊市蔓耗鎮到金平縣的行車時間從原來的1個多小時縮短至現在的30分鐘左右。

蔓耗互通
蔓耗至金平高速公路路線起點接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終點至金平縣,是云南省高速公路網S35永仁至金水河中的一段,同時還是云南省、紅河州“五網”建設和綜合交通建設五年大會戰的重點項目。
主線全長50.58公里的蔓金高速公路,共設橋梁126座、隧道16座,橋隧比高達79.8%。其中,最大埋深903.8米、全長7005米,地質復雜、生態敏感的草果山隧道是建設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黃牛坎匝道橋
蔓金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以來,云南建投集團發揚高原鐵軍精神,掛圖作戰,屢出奇招,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歷時1000多個日夜,蔓金高速公路終于全線建成通車,對完善國家和云南省高速公路網,推動全省“互聯互通”和鞏固沿線地區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歲月總是不經意地將它的腳步凝固在某一個時間斷面……
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喜訊,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一條路,從此縮短了紅河南北兩岸的時空距離,一條路,從此拉近了邊疆與內地各族人民的心……歷史在這一瞬間定格,這輝煌的一頁將永載史冊!

營盤山6號隧道出口
圓夢之路
從空中俯瞰,延伸的高速公路像一條彩練,在群山之間縱情舞動;又似一條蛟龍,在峽谷之中蜿蜒騰躍。驅車行駛在新建成通車的蔓金高速公路上,兩旁青山不斷,綠意蔥蘢,令人心曠神怡。

蔓耗互通螺旋立交
“曾經回家的路何其艱難,現在終于把高速公路盼來了,幾代人為山所阻、為路所困、為運所難的狀況一去不復返。”離開金平20多年的李宏難掩激動的心情,興奮得像個孩子。
交通,一直是紅河州南部幾縣發展的最大短板,于金平更甚。在歷史的目光中,它是偏僻、邊遠、封閉的代名詞,而且境內山高坡陡,幾條公路彎多路窄,路面等級低,晴通雨阻,嚴重阻礙了經濟社會發展。走出深山看世界,成了金平各族兒女的夢想。
2017年,帶著邊疆群眾深深的期盼,概算總投資78.17億元的蔓金高速公路項目進場開工,拉開了金平歷史上首條高速公路建設的序幕。

沙依坡互通
作為云南省、紅河州“五網”建設和綜合交通建設五年大會戰的重點項目,蔓金高速公路由云南建投集團投資建設,面對復雜的地質條件、雨水天氣等重重困難,建設者大力發揚工匠精神、高原鐵軍精神、亮劍精神,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用科技賦能、以匠心鑄品質、巧手繪生態,歷時1000多個日日夜夜,最終不負眾望,鑄就坦途。一個凝聚了幾代人的共同夢想,終于在今天成為現實。
當一輛輛汽車飛馳而過,大山深處的人們歡呼著、奔跑著,撲進世界的懷抱!從此,在交通地圖上,又增加了一個嶄新的名字:蔓金高速公路;從此,在滇南蒼茫的大山里,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科技之路
早在1000多年前,“詩仙”李白曾面對著蜀地的巍峨高山發出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慨嘆,然而,在千山萬壑的滇南大地,修路架橋穿隧道并不亞于蜀道之難。

營盤山4號隧道
山高人難至,地無三尺平。金平縣境內溝壑縱橫,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筑路大軍要與困難險阻相伴。尤其是作為項目建設中最為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草果山特長隧道,更是超乎想象。該隧道不僅穿越灰巖與花崗巖破碎帶,同時還具有超長、地質復雜等顯著特點,是目前云南省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中最難的工程之一。
“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施工組織模式,已不能適應隧道工程建設的需要,隧道機械化施工是隧道施工發展的趨勢。”蔓金高速公路投資公司總工程師唐登志告訴記者,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項目公司特意引進了三臂鑿巖機,并在操作平臺上設安全頂棚,司鉆工人可以在鋼板密封的操作室內操作,不僅有效隔離了粉塵,噪音也減少了10分貝至15分貝,同時,可防止落石傷人等突發性危險,從而保證了施工人員的安全。

三臂鑿巖機正在隧道內進行施工作業
“長長的鐵臂,靈活的操作,讓堅硬的巖石瞬間破碎。”說起三臂鑿巖機,大家無不為它的進場拍手叫好,這也是云南建投集團在蔓金高速公路隧道建設上的首次應用。
此外,為了實現機械化施工,項目公司還攜手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設立《公路特長隧道機械化快速施工與智能化監測預警技術研究》課題,進行隧道鉆爆法機械化快速施工效益分析及爆破振動作用下初期支護承載性能評價與開挖時機研究。

草果山隧道開挖班李忠學在掌子面打眼 易斌 攝
“這項課題研究,主要是通過現場爆破振動測試得出爆破能量在不同圍巖等級下的影響范圍,最終形成一套較完整的參數,達到了光面爆破預期。”唐登志說,采用傳統人工鉆爆法,需要20人,而采用機械化施工,只需2名司鉆工人在鑿巖臺車內操作。同時,采用機械化施工工程進度可提高20%至40%,有效保證了工期順利推進。
挑戰被一一甩在身后,難關被一一攻克。多少汗水,多少辛勞,多少次擔驚受怕,多少次化險為夷,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繪就了美麗的風景,建成了寬闊的大道。云南建投人的科技創新,為項目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
品質之路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走進蔓金高速公路各個施工現場,“寧當惡人,不當罪人”“質量責任重如泰山”等標語無處不在,時刻警醒工人們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流程都按照標準操作,追求精益求精,體現工匠精神。
“我們要建設一條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高品質公路。”這是蔓金高速公路全體參建隊伍進場之初就立下的錚錚誓言。
“在加強對監理、總包單位人員到位、管理制度建設、質量保證體系運轉等情況進行全方位管控的同時,項目公司還制定了工程質量培訓計劃,組織相關參建單位積極參加項目公司組織的培訓,使得質量意識銘刻于心。”蔓金高速公路項目公司安全總監黃罡罡介紹,每次召開質量安全會議,都要告誡工程管理人員及施工單位,必須把貼在墻上、掛在嘴上的標語口號,當成“醒腦”的良劑,付諸行動。

瀝青鋪筑
機聲隆隆,熱浪襲人。此前在蔓金高速公路大平臺2號隧道前,記者看到兩臺攤鋪機和5臺壓路機在輪回作業。“溫度把控要求特別嚴格,必須現場監督才能確保瀝青路面的壓實度。”現場監理人員告訴記者,只有一點點摳細節,才能讓每一個環節和做工都能達到品質工程的標準。
“針對之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問題清單,執行‘日調度、夜清零’的工作方式,實時掌握現場動態,高效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蔓金高速公路投資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爽說,項目公司還實行“掛圖作戰”,以質量、安全為要點,加強現場調度巡查,每日報告工作進展、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和時限,并細化次日工作計劃。

工人在捆扎鋼筋
細微之處見匠心。品質工程的打造除了高標準、嚴要求的多項硬性指標外,本著責任意識和擔當作為,建設者們將日復一日的細節,作為一次又一次新的作業,重新認識,嚴格把握,力求創新,有所突破。與此同時,在強化安全生產日常管理的基礎上,各個項目單位還抓實抓細“穿好一件反光背心、戴好一頂安全帽、系好一根安全帶”“三個一”工作,助推風險細節管控,豐富了品質工程的應有之義。
生態之路
穿過蜿蜒不絕的山河,只見兩旁青樹翠蔓,參差披拂,處處生機勃勃,讓人陶醉。遠遠望去,蔓金高速公路猶如一道美麗的彩虹,蜿蜒于藍天綠地之間,與沿線環境相映成趣。

營盤山隧道群
金平縣境內物種豐富,是滇南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基因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覆蓋率達63.94%,而蔓金高速公路整條線路穿越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生態脆弱地帶,在如此復雜的地質條件下進行施工,對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無疑是一次“大考”。
“建設綠色公路,僅注重沿線生態環境保護還不夠,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進行高效施工,讓綠色基因植入項目管理全過程,更能彰顯綠色效益。”談起對綠色公路的理解,蔓金高速公路投資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熊小林有著更深一步的思考。
在蔓金高速公路長達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建設中,幾乎看不到現代文明與人文古韻的交鋒沖突。青山依舊在,玉帶環山繞,一切都那么和諧地融合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令人嘆為觀止。

麻子河互通
來時青山綠水,走時綠水青山。蔓金高速公路建設者們用維護原生態、再造原生態的巧手神筆,打造出一條與自然相融、與山水相依的綠色高速圖景。
混沌一覺夢猶在,輕車已過萬重山!

阿德博立交
回望來路,過往每一個燈火通明的不眠之夜,每一次披星戴月、風餐露宿的現場辦公,都已成為建設者們永遠難忘的記憶。所有的心血和汗水,化作建投人對“天塹變通途”的熱切渴望,鑄就了一部全體建設者奮斗的史詩。
跨高山、越河谷、穿林海……一座座大橋長龍臥波,一座座隧道穿山而行,蔓金高速公路一路風景一路畫,讓人如癡如醉。
“南滇壯闊一路穿越崇山峻嶺天塹變通途,大路放歌萬眾同歡邊疆內地攜手同振興。”在加快發展的希望之路上,金平緊跟時代節拍,從萬山疊嶂中突圍而出,向著新的更高的夢想堅定前行。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