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發生火災,當事人撥打火警電話后,需要指揮中心先將信息傳達給對應的消防支隊,再統一調配人員出警撲救。現在,發現火災隱患,系統便會預警,消防人員可通過后臺直接聯系當事人,降低火災發生率。這就是官渡區建設城市大腦后,社會治理工作高效、便捷的最大體現。
6月16日,百度智能云主辦“智能云知道——官渡智慧城市案例探訪活動”,展示數字經濟技術給城市治理帶來的變化。經過近一年建設,目前官渡區城市大腦已投入使用,通過整合分散式信息,打造了一套高效化服務、精準化治理、科學化決策的治理體系,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和風險防控水平。

官渡區城市大腦便于管理人員直觀決策
信息化技術對城市“望、聞、問、切”
官渡區城市大腦是全區統籌推進數字化轉型、探索數字化賦能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項目。去年5月13日,建設“數字官渡”領導小組召開工作會議,明確了官渡區城市大腦項目(一期)建設內容和模式。該項目由百度智能云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技術優勢與智慧城市建設經驗,攜手生態伙伴云投數產集團,助力頂層架構設計、底座構建及智慧化應用場景建設。今年2月8日,項目通過初驗專家評審。
官渡區城市大腦建設主線為“1+2+4+N”。即以全面建設數字官渡為目標,搭建城市運營中心和智慧消防中心2個指揮中心,開發統一視頻監控能力、統一視頻會議接入能力、數字孿生地圖服務能力、數據接入分析能力 4 項基礎能力,拓展N種數字化應用場景。
官渡區的重要地點在地圖上都有全面展示。百度智能云智慧城市事業部資深解決方案工程師付斌介紹,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城市大腦根據官渡區域規劃和業務需要分三級規劃建設,開發了全區數字孿生地圖,地形、建筑、水系、道路等實現全仿真,便于管理人員直觀決策。當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綜治維穩等事件發生后,依托市域社會治理平臺,上報、立案、派遣、處置反饋、核查、結案歸檔等環節均可線上完成,形成社區自循環、街道微循環、區級小循環,打造業務縱向到底,貫穿各職能部門的市域社會治理模式。
“官渡區新一代城市運行指揮中心具備智能交互服務能力、人工智能服務能力、數據匯聚與分析能力及城市物聯感知能力,打造了一個能思考、看得見、聽得著、喊得動的智慧大腦。”付斌表示,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官渡區城市管理實現了可監測、可防范、可控制、可量化、可考核,相當于對城市運行狀態“望、聞、問、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COP15期間,官渡區城市大腦快速上線了“1+4+14+21”防控圈層指揮主題,不同區域用不同顏色標注,協助工作人員開展工作。會議期間,防護圈內智能識別并處置城市管理類案件5500余件,刑事立案量同比下降15%,街面各類警情同比下降57%以上,為大會提供了一道數字化保護屏障。
治理平臺數據量達1.47億條
城市大腦帶來的便利還體現在數據融合、分析、交互與治理能力上。從前全區的攝像頭主要由公安部門負責管理,建設了城市大腦后,接入了公安雪亮工程7000多路攝像頭,并將視頻共享給城管、水務、政法委等委辦局使用,通過AI技術可以實現一個視頻同時監測識別多類管理業務。
目前,官渡區城市大腦已完成19個委辦局和互聯網數據接入與治理,實時接入環衛、氣象、養老等12個系統數據及40類離線數據。截至目前,治理平臺數據量達1.47億條,數據日增約2萬條,日均數據治理任務數達1900余個。
以上改變還在智慧消防管理平臺上得以體現。官渡區消防救援大隊副大隊長翟東升表示,平臺接入加油站、重點單位、高危生產企業等重要監測場所數據,以及消防站點、應急救援隊伍、避難場所等應急資源數據后,以“人防+技防”的手段,對城市安全形成立體化防控。當某個地點存在安全隱患,系統會發出預警,后臺人員根據地點派遣人員及時解決,從源頭上杜絕隱患。
智慧消防管理平臺還部署完成了消防物聯網、消防教育考評等6大核心系統,城中村智慧消防管理、“生命通道”智慧監測2個專項系統,1個智慧消防綜合數據庫。該平臺上線以來,消防監督檢查效率提升56.1%、設備故障率下降43.4%、設備報警率下降38.15%,報警信號處置率提升30.2%;故障處置率提升44.43%,維保任務處置時效率提升12倍。
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產生告警90695條、消防設備故障告警502669條,發起故障維保任務93條,推送指令化監督信息129條,通過平臺發起滅火救援任務130余起。
據了解,在即將舉辦的2022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智能云將對外發布其在制造、能源、水務、政務等方面的合作進展情況,幫助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