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新城東片開發惡補環境短板 首期項目公園綠地就有300畝

西北新城強勢崛起后,由于西北新城西片區可開發用地已所剩不多,位于普吉路以東的東片區就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從去年起,五華區加快了西北新城東片的開發步伐,云冶搬遷、林家院村拆遷等都在積極推進。和西片區相比,東片區在開發規劃上又有什么特色呢?

日前,五華區普吉路以東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一期控詳規方案取得批前公示,調規總面積達1479畝,從調規結果來看,雖然住宅用地較之前有所增加,但實際上住宅開發占比并不大,因為即使算上商住混合用地,項目一期也僅有540畝用地用于開發住宅項目,那么問題來了,這剩下的將近一千畝的用地不開發住宅的話究竟用來開發什么了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看此次調規內容。

西北新城東片開發惡補環境短板,首期項目公園綠地就有300畝

五華區普吉路以東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一期調規范圍

此次調規南至華景苑小區,西至普及路、云冶生活區,北至老運糧河,東至團山,規劃用地約98.58公頃(約1479畝)。此次調規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用地布局方面,此次調規增加了37畝住宅用地,除去項目內已建的華景苑小區、云冶生活區以及博眾花園(五華區統建廉租房)屬于現狀保留住宅外,目前普吉路以東城改項目一期還有約492畝純住宅用地未開發。

同時,目前除已建住宅容積率保持不變外,其余住宅的容積率均調高至3.72。

另外,項目西側緊鄰普吉路的一宗商業用地調整為商住混合用地,其中商業占比20%,用地緊鄰王家橋民生農貿市場,容積率為3.72,建筑密度40%,建筑限高100米,用地面積約50畝。

而根據今年4月初公布的普吉路以東片區城改項目一期的安置房控詳規修改方案,這次調規還包括了125畝回遷安置房用地在內,因此,即使算上新增的商住混合用地,實際用于開發住宅項目的用地還不到400畝。

西北新城東片開發惡補環境短板,首期項目公園綠地就有300畝

普吉路以東片區城改項目一期調規方案

那么剩余的將近一千畝用地都規劃了哪些呢?

調規后,片區不再涉及純商業開發,除住宅外,公園綠地和學校用地的占比都比較大,比如公園綠地就從約275畝增加至約292畝。

除此外,學校用地也較之前減少了44畝,教育用地原來集中規劃在云紡生活區東側,調規前總用地約238畝,調規后雖然規模減少至194畝,但學校數量從此前的2所增加至4所。

學校規模也從原來的1所54班小學和1所由39班高中、24班初中組成的完中,調整為30班小學、48班小學、54班初中以及48班高中各一所,分布在合心園小區南側和云冶生活區東側。

除此外,項目還在華景苑小區北側增加一宗約19畝的服務設施用地,擬建有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這樣看來,普吉路以東片區城改項目一期在教育及生活配套提升、公園綠地環境美化方面做足了文章,相比起來,住宅開發反倒不像是重頭戲。

這樣的規劃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因為五華區本來發展空間受限,土地不足,西北新城是五華區近些年重點發力的區域,為什么對于缺地的五華區來說,西北新城東片首期開發卻將大部分土地用于公園綠地、教育和生活配套?

其實配套先行本來就是五華區在西北新城開發中的成功經驗,和昆明其他新興區域相比,西北新城西片區教育、醫療、商業、交通等方面的配套建設都走在前面,如果說短板,也就是公園綠地略微少了一點。既然如此,五華區在開發西北新城東片時,除了繼續西片區配套先行的經驗,加大公園綠地建設投入,補齊短板,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正好,普吉路以東片區首期工程的范圍,天然就有一部分山地,保留較多自然植被,所以規劃上也就將這一部分山地順勢作為公園綠地建設用地。

西北新城東片開發惡補環境短板,首期項目公園綠地就有300畝

拍攝于2021年1月7日的云銅冶煉廠實景

此前由于云冶在此辦廠,環境問題就一直飽受詬病。調規后,該片區有意保留較多綠地,也有扭轉區域環境劣勢的考慮。前幾年五華區提出將投資23億在西北新城擬建范家營公園、普吉公園、自衛公園、大塘子帶狀公園等四個大型公園,預計隨著西北新城東片開發的推進,公園綠地還會繼續增加。

相關閱讀:

普吉路以東片區回遷安置房建在這里,范家營、林家院拆遷要提速

西北新城再增2000余畝綠地 原垃圾發電廠變商業用地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