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高宇明一行做客春城熱線直播間,針對市民關注的名木古樹保護、紅嘴鷗保護、義務植樹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其中針對紅嘴鷗保護,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冠疫情以來,共抽樣檢測紅嘴鷗血清、咽喉泄腔殖拭子樣本690份,均沒有發現新冠病毒。
碳中和
2021年昆明新增碳匯造林3.6萬畝
問:昆明市林草部門為實現COP15碳中和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有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長1立方米,大約可以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經資質單位測算,COP15第一階段會議共產生約2.4萬噸二氧化碳,可以通過人工造林3.6萬畝的方式抵消溫室氣體排放。
2021年昆明市采用新增碳匯造林3.6萬畝的方式,實現了COP15第一階段會議的碳中和。2022年COP15第二階段會議即將在昆明召開,將繼續秉承“綠色辦會”理念,在全社會節能減排的基礎上,持續加強生態建設,繼續開展碳匯造林,在碳中和進程中進一步發揮好林草行業的重要作用。
義務植樹
普通市民參與義務植樹不僅限于種樹
問:昆明市在植樹造林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普通市民如何貢獻力量?
答:2021年全市完成營造林55萬畝。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雙增長”,森林面積凈增37.5萬畝,森林蓄積量凈增15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凈增1.2個百分點。2022年繼續按55萬畝的進度推進,從新造林量的增加到質的提升,真正做到三分造七分管。注重生態治理,“喬灌草”一同實施,喬木優先選擇昆明鄉土樹種,因地制宜,科學推進國土綠化。
每年6月是云南省的植樹月。昆明市每年6月都開展省市黨政軍義務植樹活動,昆明市海口林場和西山林場、各縣區也適時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義務植樹不再僅限于種樹,普通市民可以通過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愿服務等形式參與,貢獻自己的力量。
名木古樹保護
全市58563株古樹名木已實施掛牌保護
問:林草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護名木古樹?
答:古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指在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中外歷代名人、領袖人物所植物或者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
昆明市現有古樹名木58563株,其中古樹58530株,名木33株;古樹名木中呈散生狀的古樹22175株,古樹群171個,群內古樹36355株;散生狀單株古樹中一級古樹309株、二級古樹1041株、三級古樹20825株。
目前,已建立了昆明市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并定期維護更新,規范化、動態化管理。全市古樹已全部實施掛牌保護,同時對急需救治的古樹名木實施了保護復壯,如:地上環境綜合治理、土壤改良、圍欄保護、封堵樹洞、支撐、拉索、有害生物防治、截剪枯干、避雷裝置、注射營養液等。結合昆明市森林鄉村創建,在古樹名木保護的同時著力挖掘其歷史文化。
保護紅嘴鷗
鷗糧銷售網點禁止售賣面包
問:紅嘴鷗是昆明市一張亮麗的名片,昆明采取了哪些舉措保障人鷗和諧相處?
答:昆明歷來重視紅嘴鷗的保護工作,組建了紅嘴鷗義務監督員隊伍,健全基層保護管理體系。此外,規范鷗糧生產、銷售,做好投喂工作,重點對鷗糧銷售網點開展監督檢查,規范攤點銷售行為,禁止售賣面包、餅干、狗糧以及發霉、變質等不符合標準的鷗糧,防止因食物因素導致紅嘴鷗生物特性改變。
同時,昆明還開展了紅嘴鷗環志和同步統計工作,從1986年—2022年,共對7898只紅嘴鷗環志。近幾年開展的紅嘴鷗同步統計,數量穩定。開展紅嘴鷗疫病監測,每年采集紅嘴鷗血清、咽喉拭子、泄腔殖拭子樣本200份,對新冠病毒、禽流感等疫源疫病進行檢測。新冠疫情以來,共抽樣檢測紅嘴鷗血清、咽喉泄腔殖拭子樣本690份,通過檢測均沒有發現新冠病毒等。
森林防火
發現山火應第一時間撥打12119報警
問:普通人遇到山火應該怎么做?
答: 雖然普通人不會經常遇到山火或林火,但是一旦遇到應該掌握一些常識性的知識,避免受傷或財產損失。
普通群眾發現森林火情,應第一時間撥打12119報警。如果發現森林火情的時候,已經被圈在火場內,要第一時間撤離,可依托一些開闊地、道路、河流、水溝等有利地形撤離,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可以用衣物捂著口鼻,迎風穿越火線,切記千萬不要順風逃離,因為順風的火燒起來速度非常快,另外還會被煙熏。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