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云南房網事前預料的那樣,9月16日進行的空港片區350畝住宅用地網絡競拍,再次因無人報名而流拍。
這塊地去年12月就進行過拍賣,當時也無人報名,時隔10個月后再次掛牌交易,土地價格和規劃條件基本未變,拍賣結果也沒變。
按照早前規劃,這塊土地被認為是首創譽華洲的后續開發用地,如果要拿,也只能是首創置業或者是其合作方滇中城投,但譽華洲自去年開盤以來銷售不盡人意,前段時間還不得不推特價房刺激銷售。譽華洲去化不及預期,顯然影響了后續開發。
另外,截至今年上半年,首創置業的凈負債率仍高達164%,腳踩兩道紅線,與2020年底相比并無改善,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降低負債,而不是繼續舉債買地。
由于空港片區土地流拍,加上9月3日流拍的經開區88畝住宅用地,這個月主城區前兩次土地拍賣就都以失敗告終,唯一有望成交的是9月19日開始掛牌出讓的白龍寺村115畝城改用地了。
白龍寺115畝土地位置要比流拍的地塊要好,更重要的是這是城改地塊,一級開發企業已經投入了不少資金,需要盡快拿地開發回收投資,所以成交問題不大。
今年以來昆明土地市場總體上比較平淡,外界多半認為是昆明市供地太少,但實際上許多房企的土投部門卻說,今年總部給與的拿地任務和預算都比往年少很多,當下的主要任務是賣房子,而不是繼續拿地擴大規模。

昆明土地市場已經不復往日盛況
房企胃口變差,變挑剔,首先是去年以來有關負債率、拿地上限的紅線,捆住了房企拿地的手腳。其次是今年來房產銷售速度下降,昆明房價也有所下降,讓房企拿地的彈藥不足。但多家開發商的土投部門認為,最影響拿地決策的因素,其實是大多數房企對未來信心不足,不敢擴張,甚至考慮收縮戰線,“存錢過冬”。
從去年到今年,多家前幾年攤子鋪得太大的房企陷入困境,恒大、藍光、泰禾等公司甚至到了懸崖邊緣,這讓目前還沒有爆發債務危機的房企心驚膽戰,戰略上開始處于守勢。
“心態已經變了,再大的開發商也不像前幾年那么信心滿滿,意氣風發”。昆明一家外來房企的高層最近感慨說。
作為例證的是,今年昆明幾乎沒有出現房企公開打廣告尋找土地和合作機會的現象。即便“三道紅線”都沒有踩或者只踩一條的房企,市場拓展也都謹慎了許多,比如兩三年前還在昆明不停買買買,別稱為“接盤俠”的碧桂園,雖然只踩了一條紅線,凈負債不到50%,可是已經很久沒有出手新項目了。和碧桂園類似的還有融創,在昆明的擴張也明顯放緩了。
就連開發熱度遠高于昆明的成都、杭州等城市,土地市場也開始遇冷。9月15日,首批集中供地戰火最激烈的杭州,卻在第二次集中供地中遭遇了流拍。當天,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10宗競品質地塊報名截止,有9宗地塊報名未達標,相當于提前宣告流拍。
成都第二批集中供地首日土拍中,共成交19宗地塊,有1宗地塊流拍,平均溢價率只有2.1%,15宗地為底價成交,這一結果也和首次供地大相徑庭。
除了當下的市場形勢,一位房地產企業內部人士說,昆明的開發環境也讓不少房企感到難受,尤其是商業開發配比難以消化,外掛條件越來越復雜,大大增加了開發難度和成本,所以不少一線房企甚至央企,都出現商業地塊拖延,被列入土地閑置名單的現象。
這位人士認為,昆明產業結構不合理,房地產依賴度很高,其他產業又不發達,短期內配建如此之多的商業很難消化,商辦改公寓的路又被堵上,這在巫家壩尤其明顯,商業部分幾乎虧本,住宅價格又下滑,房企很難,拿地欲望降低也是可以理解的。
按照官渡區計劃,今年巫家壩還將出讓456畝土地,其中住宅用地和商業用地共300.55畝,按照現在房地產企業的心態,市場擔心能否順利出讓。
目前,昆明土地市場上必有出讓把握的地塊,基本就剩下城改土地了,因為城改項目已經有房企產生巨額投入,土地一旦上市交易基本都會由一級開發企業拿地,這個月即將交易白龍寺村115畝地塊就是如此。但現在的問題是,由于房企普遍面臨資金問題,拆遷投入力度受到影響,這將會影響相關城改項目土地交易的速度。據云南房網了解,去年昆明市提出3年拆遷全部城中村的目標后,雖然許多城中村都確定了一級開發企業,可是普遍動作緩慢,有些甚至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
相關閱讀: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
房網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