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昆明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云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趙喬貴表示,省自然資源廳結合職能職責,將從空間保障、土地要素保障等方面集中發力,全力助推昆明高質量發展。

空間保障
堅持國土空間規劃引領,推動昆明主城與滇中新區一體發展
趙喬貴介紹,省自然資源廳將支持滇中城市群協調發展,實現區域城鄉融合。正在編制的《云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明確了將昆明建設成為中國春城、歷史文化名城、國際大健康名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完全符合《意見》對昆明未來發展的定位。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積極推動昆明市和滇中城市群區域協調發展,從培育產業集群、統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創新市場管理機制、加快發展通信信息服務助推產業轉型等五個方面強勢引導昆明市和滇中城市群協調發展,實現區域城鄉融合、優勢互補、要素聯動、一體發展,推動昆明高質量發展。
滇中新區從行政區劃上涉及昆明市官渡區、安寧市、嵩明縣三個縣(市、區)和多個直管園區,規劃工作存在大量交叉。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將理順各級政府規劃事權,為主城與滇中新區一體化、實現“多規合一”發揮重要作用。滇中新區將整體納入昆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同步編制、同步實施,實現空港片區、嵩明片區、安寧片區與昆明主城區互促并進、互動發展,共同構筑生產與服務“雙核心”,為昆明高質量發展奠定規劃基礎。
省自然資源廳將指導昆明市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編制好昆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嚴控滇池周邊的規劃審批管理,摒棄環湖發展的落后模式,逐步形成城市化發展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借力昆明作為中國20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之一的優勢,指導昆明11個縣(市、區)高效集聚經濟和人口,形成城市化發展區;指導北部尋甸、祿勸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形成農產品主產區;指導東川把發展重點放到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上,形成重點生態功能區,從而打造昆明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此外,還將指導昆明市開展各級城市設計工作,加強昆明總體城市設計,有序推進重要片區、重要街道和重要節點城市設計編制工作。重點指導盤龍江沿岸、北京路改造提升工作,不斷優化昆明城市風貌,實現城市高品質發展。
土地要素保障
實現土地利用集約高效,優先滿足昆明發展用地需求
據介紹,省自然資源廳充分考慮昆明市在全省和滇中城鎮群的核心地位,在本輪國土空間規劃中預下達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已向昆明市給予最大程度的傾斜支持,昆明市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指標占全省下達量的四分之一。對昆明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實行應保盡保、特辦快辦。
同時,支持昆明盤活存量用地,加快完善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激勵政策,進一步健全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指導昆明按促減量、優存量的原則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此外,做好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指導昆明市開展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摸底調查工作,認真編制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有效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助力昆明高質量發展。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