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憑借去年農產品電商銷售額,云南四地被列入全國電商百強縣,百強縣數量位居全國第六,西部第一,這是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的《農產品電商出村進城研究:以阿里平臺為例》報告分析內容。
報告還顯示,2020年,阿里平臺實現農產品銷售額3037億元,比上年增長超過50%,蟬聯國內第一農產品上行平臺。

第五屆文山國際三七節開幕式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達人以文圖、視頻、直播等多種表現形式“打卡”文山三七 CFP 圖
冰鮮牛肉銷售額首次進入前十
從銷售總額來看,排在前十的省份分別為浙江、江蘇、廣東、山東、上海、福建、安徽、四川、北京、云南。西部兩席(四川、云南),中部一席(安徽)。從銷售總額同比增速來看,排名前十的省份中,除北京外的9個省份均來自中西部及東北。
以增長最快的黑龍江為例,其下轄的牡丹江市目前有10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社從事電商經營,2020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4.74億元。按品類劃分,去年銷售額位居前十的是純牛奶、混合堅果、普洱茶、大米、代用花草茶、牛肉類、鴨肉零食、牛排、即食燕窩、天然粉粉食品。
報告分析,從前十品類可以看出,三種農產品在電商渠道最受歡迎:一是工業化的農產品,如純牛奶、即食燕窩等;二是干貨農產品,如混合堅果、普洱茶等,此類產品耐儲存,也容易運輸;三是冰鮮農產品,如冰鮮牛肉的銷售額今年首次進入前十。
在832個脫貧縣銷售額前十名單中,西雙版納勐海縣的普洱茶、文山市的三七銷售額名列全國第一、第二名。
云南網購農產品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
在農產品電商消費方面,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上海位列前五。2020年度,農產品線上消費增勢迅猛,其中云南、北京、遼寧、河北、上海、四川、重慶、廣東、廣西、天津、吉林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另外,2021農產品電商百強縣名單中,除勐海、文山之外,依托梨和梅子的銷量,大理市也進入了百強縣名單,位列全國第63位。而紅河蒙自依托石榴和枇杷等水果銷量位列第84位。
報告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2014年的1800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79萬億元,規模擴大了8.4倍。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高達3975億元,同比增長27%,帶動300多萬貧困農民增收。目前,在農民的收入結構中,經營性收入占30%多一點,務工收入占45%左右,家庭經營收入主要靠農產品銷售,而通過電商銷售農產品就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亮點。
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將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所有的成功,并不都是偶然。1988年出生的昆明人范晉銘,本科學的農業經濟專業,其間通過“2+2”項目交流到荷蘭,研究生在瑞典學習創業學,2012年畢業后在德國某農業咨詢公司工作。在國外留學期間,范晉銘接觸到當地的軟棗獼猴桃產品和相關種植技術。
2012年底—2015年期間,范晉銘在四川雅安種植了300畝獼猴桃。2018年產品大量上市后,范晉銘選擇通過線下渠道銷售軟棗獼猴桃時,由于軟棗獼猴桃在國內了解的人不多,且門店銷售的相關營銷費用較高,占比可達產品生產成本的50%以上。
遇到這些問題后, 范晉銘無奈轉而在線上銷售,通過聘請專業營銷團隊,以講故事、發圖片、拍視頻等方式,對接年輕消費群體。線上的發力,使公司對傳統供應鏈的依賴大幅下降,產品流通成本隨產品種植規模的擴大而逐年降低。
“電商人才稀少、用工成本高、物流成本越來越高、線上競爭越來越強、自有品牌又不夠強的話,其實想要銷量還蠻難的……”一名從事10多年線上銷售的農民感嘆說。
同時,報告也指出,目前農村電商發展呈現非常好的勢頭,但也存在一些困難。比如,一些鄉村地處偏僻,存在網絡、物流“最先一公里”難題,一些農產品生產缺乏規劃,質量不高、同質化嚴重,難以融入電商鏈條等。
對此,報告認為,隨著建設“數字中國”的加速,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將帶動農民增收,也會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脫貧縣銷售額TOP10
1 西雙版納勐海縣(普洱茶)
2 文山州文山市(三七)
3 宿州碭山縣(水果)
4 重慶豐都縣(牛肉)
5 岳陽平江縣(豆腐干)
6 重慶奉節縣(臍橙)
7 保定淶水縣(米、雜糧)
8 吉安遂川縣(臘肉)
9 定西岷縣(中草藥)
10 商丘虞城縣(牛肉、牛奶)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