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社交平臺,臨期食品因為其實惠的價格獲得了許多消費者的好評,豆瓣“我愛臨期食品”小組里,近3萬網友持續(xù)不斷地分享著自己低價購買臨期食品的快樂。
據春城晚報-開屏新聞發(fā)起的“你會買打折的臨期商品嗎?”微調查顯示,不少消費者對臨期食品充滿了好奇,能不能買?如何挑選?對健康是否有影響?對此,記者走訪了昆明家樂福門店,跟相關負責人一起探訪超市臨期食品的挑選標準,對話食品安全專家,滿足消費者關于“臨期食品”的好奇心。
6成受訪者表示會購買臨期商品
超8成受訪者認為超市可降價銷售臨期食品
日前,春城晚報-開屏新聞就“你會買打折的臨期商品嗎?”這一話題展開微調查。在受訪者中,女性占比為70%,參與群體以80后和90后為主,同樣占到了70%。
66%的受訪者表示關注過臨期食品,63%的受訪者表示只要商品還在保質期內,便宜的價格會吸引其購買,也有占比24%的消費者認為食用臨期食品會影響健康。整體看來,過半數的受訪者對臨期食品有一定的關注,并且表示愿意購買。

但從調查結果來看,受訪者對于臨期食品的認識不一,認為剩余3個月、1個月與10天為臨期產品的占比分別為33%、49%和18%。
據問卷數據顯示,85%的受訪者贊同超市應該通過降價售賣臨期食品以避免每日造成的大量浪費。“食品臨期會影響口感,很在乎商家是否在顯眼處注明產品是臨期的,所以才會降價促銷,要讓消費者買得明明白白。”

對于臨期商品,受訪者們也給出了很多建議,例如:“將臨期食品貨架更細分,給出有效實用的建議。” “可以在超市公眾號推送特價優(yōu)惠的臨期商品信息,或者借鑒一些商家的做法把當天賣不完的食品送給需要的特定人群”等。也有受訪者說:“看到不少超市開了臨期物品的超市,感覺很好,解決了浪費銷毀的問題,也給購買者實惠,臨期食品的售賣需要在有關部門的監(jiān)管下進行,避免有的企業(yè)、個人更改日期。”
“折扣清倉區(qū)”有食品和日化品
顧客更喜歡差價大的臨期商品
“以前對臨期食品沒有了解,自從開始嘗試以后發(fā)現‘真香’,一個月下來可以省一半的生活費。”小李是一名90后,從合租換成一個人租房的他,明顯感受到更大的經濟壓力。一次他偶然發(fā)現晚上超市壽司打折,標簽上注明保質期截至明日,價格是平常的一半,小李告訴記者:“買兩盒壽司,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都可以解決了,壽司看起來還很新鮮,價格也實惠。此后我發(fā)現超市許多熟食、面包由于保質期較短,都會在晚上稍晚的時間進行折價處理,從此幾乎每隔一天我就會去逛超市買剛夠吃一兩頓的食物。”

在昆明家樂福(南亞店)內,雜貨后臺工作人員正在往臨期食品5折區(qū)貨架擺放牛奶和啤酒,“昨天下午剛提的60盒(1L)牛奶,到今天中午僅剩13盒了,時不時我們就要過來整理一下貨架”,據該工作人員介紹,每天上午她都要從自己負責的區(qū)域清理出臨期的商品,擺放在該“折扣清倉”區(qū)進行打折售賣。
在折扣清倉區(qū),臨期商品主要包括食品和日化品兩個品類,標出了2折、5折等折扣,食品主要以各類品牌的餅干、薯片、啤酒、牛奶等為主,日化品則有沐浴露、洗發(fā)乳、護膚套裝等。部分保質期在4月份的商品折扣十分具有吸引力,原價24.8元瓶的法國依云天然礦泉水售價4.9元瓶,原價72元盒的嘉寶有機原味營養(yǎng)米粉售價14.4元盒,原價88元瓶的呂花茶清漾凝潤保濕護發(fā)乳售價17.6元瓶。
“部分觀念前衛(wèi)的年輕人較易接受臨期商品,還有被價格折扣吸引過來的老年人,總體來說,顧客對于臨期商品的反應較為冷淡,通常是差價越大越受顧客喜歡。”據負責人表示,店內臨期商品在折扣力度較大時,每日臨期商品出售的數量可以占到貨架總量的20-30%,折扣力度不大的時候僅有5%,臨期食品并不熱銷。
臨期商品如何被挑揀出來?
系統(tǒng)提醒+員工檢查
被移置到折扣清倉區(qū)的商品是怎么挑選出來的?該超市負責人表示,超市內的商品在查驗進貨時,商品的生產日期和有效期會被錄入系統(tǒng),當商品的有效期臨近保質期時,系統(tǒng)會提示工作人員下架,移置到臨期專區(qū)折扣銷售。同時,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按貨架編號進行貨架檢查,一個工作周檢查完管轄區(qū)域內的所有商品,從而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
以一個保質期為12個月的餅干為例,在該食品剩余3個月到期時,管理系統(tǒng)會發(fā)送消息給相應的管理人員,告知商品的名稱、庫存數量,并提示該商品快要到期,需按要求進行下架處理。剩余3個月時8折、剩余2個月5折、剩余1個月2折,直至最后剩下7天就全部下架統(tǒng)一集中銷毀。
通常一年保質期的商品在剩余三分之一保質期時就會被挑選出來,保質期六個月的商品則剩余有效期六分之一時進行清理。商品臨期的判斷與商品的特性、儲藏條件、保質期等條件有關。
超市內除了預包裝臨期商品采取梯度折扣,生鮮食品同樣有折扣銷售,所不同的是,生鮮食品是當天折扣,當天出爐的烤雞于當日晚上開始折扣銷售,1900時8折、2000點7.5折、2100時5折。

臨期食品能不能買?
專家提醒:消費者購買時要“擦亮眼睛”
記者從昆明家樂福(南亞店)生鮮銷售負責人處了解到,僅就水果而言,該店每天報損的水果約有80公斤,旺季可達200公斤。該負責人表示,為了避免食品浪費,超市能做的就是更加精準地訂貨,盡量減少高庫存、高損耗。
對此,家樂福相關負責人表示:“超市內售賣的商品保質期由數字化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消費者可以放心采買。臨期食品是整個行業(yè)都存在的特殊品類,希望大家對臨期商品有更多的認識,嚴格按照標簽上的儲存條件進行儲存、在保質期內食用,是可以保證安全的。”

臨期食品究竟能不能買?人民日報曾有過相關報道,報道指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鐘凱認為:“只要儲存方式得當,食用臨期食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臨期食品雖然安全有保證,但應該用特別醒目的方式讓消費者知道自己要買的是臨期食品。臨期食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在節(jié)約資源方面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但由于其可食用期限的特殊性,需要監(jiān)管部門加強行業(yè)監(jiān)管,商家提高自律意識,平臺做好監(jiān)督責任;同時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不要因為貪圖便宜而忽略產品質量。
紅星新聞也有相關報道,四川省食品安全學會秘書長李曉輝表示,商品包裝設置保質期,是商家對消費者的一種承諾,理論上講,在保質期內的食品都應該是安全的。李曉輝建議,消費者在挑選臨期食品時,除了關注商品儲存條件外,還需要觀察一下商品是否有外包裝破裂、異味、變色等異常,由此幫助選購臨期食品。
云南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書記、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學院辦公室主任龔加順告訴記者:“只要食品在保質期范圍售賣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消費者要仔細看好食品儲存條件和保質期,在保質期內食用食品。”
小貼士
臨期食品:
2012年1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發(fā)文明確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說,到了保質期臨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顧客并單獨出售。北京市工商局隨之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質期臨界”的6級標準:
標注保質期1年或更長的,臨界期為到期前45天(比如罐頭、糖果、餅干等);
標注保質期6個月-不足1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無菌包裝的牛奶果汁之類);
標注保質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裝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飯之類);
標注保質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滅菌包裝的肉食品,鮮雞蛋等);
標注保質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點心等);
標注保質期少于15天的,臨界期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飲料、主食品、未滅菌熟食、未滅菌盒裝豆制品等)。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