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位于滇東北的昭通市氣象局、市水利局等部門獲悉,雖然當地多個地方從去年冬季以來持續降雨偏少,出現特級或重度氣象旱情,卻因當地提前蓄水,農業灌溉和人畜飲水無憂,目前未出現旱災。
現狀 昭通多地出現重度以上氣象旱情
降水量大幅減少的地區,會影響油菜、蠶豆、小麥等小春農作物的抽穗、揚花與掛果。“據昭通市氣象局農業氣象試驗站站長曾廳余介紹,據相關氣象監測和統計結果顯示,在去年冬季,昭通市各縣區冬季累計降水量5.9~117.4毫米,鎮雄縣、鹽津縣、永善縣、水富市降水量正常,綏江縣、威信縣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73%、53%,昭陽區、魯甸縣、大關縣、巧家縣、彝良縣的降水量比去年同期減少40%至71%,昭通各地在今年1月7~11日、16~17日、2月12~13日、17~18日、3月1日相繼出現降水,大大緩解了氣象旱情。

據了解,截至3月1日,五蓮峰至洛澤河以南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干旱。其中:特級氣象干旱面積約19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巧家縣蒙姑鎮、永善縣的碼口鎮和大興鎮附近;重度氣象干旱面積約639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昭陽區中部、永善縣金沙江沿岸和巧家縣南部、大關縣中部等;中度氣象干旱面積約804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昭陽區大部、魯甸縣東部、永善縣南部和巧家縣南部、大關縣中部和彝良縣中部。
3月至5月,屬于春播移栽期和小春作物產量形成及成熟的關鍵期。但是,根據氣象部門預測,在這個期間昭通的氣溫和降水將出現正常,并在5月下旬開始進入雨季,有效緩解旱情。
建議 預防春季干旱和倒春寒
“冬春季為昭通市常年氣候干旱季節,雨季開始前降雨絕對量值小。“根據昭通目前旱情現狀,昭通市氣象局向昭通市委、市政府及各級相關部門發出預警,提出如下防災減災的建議:防御區域性春季干旱、倒春寒或晚霜凍對秧苗的危害,及時對小春作物進行澆灌,特別是前期降水偏少的地區要做好果樹花至幼果期、烤煙移栽期和小麥灌漿至成熟期的抗旱保產工作;做好城鄉及森林防火,特別是在清明節期間加強火源管理,確保用火安全;加強病蟲害監測防治;及時做好人工增雨作業、人工防雹,以緩解旱情和高森林火險等級;合理分配水資源,干旱區域應加強庫塘蓄水科學調度工作,確保農作物順利播種和移栽,果樹安全度旱。
應對 昭通壩塘蓄水足
昭通壩塘蓄水情況如何?據昭通市水利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預防旱災,保障農業灌溉和人畜飲水,該局攻堅克難、多措并舉:提前提前部署庫塘蓄水工作,督促各縣(市、區)在確保庫塘安全運行及保證下游生態流量需求的前提下能蓄盡蓄,搶抓降雨時機,想方設法增加庫塘蓄水,合理利用“五小水利”等各種工程設施蓄水,確保在緊急關頭有水可抽、有水可用;完善落實供用水計劃方案和應急預案,組織11縣市區編制完成了2021年上半年供用水方案,統籌考慮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和重點行業等各方面用水需求;督促各縣區清點、增儲抗旱物資,現有抗旱應急水車14輛、打井洗井設備5套、移動灌溉設備894套、輸水軟管18.3萬米、簡易凈水設備19套、發電和動力設備66套及其他抗旱設備78套;加強旱情會商研判和信息報送工作,為下步防災減災工作提出對策建議,科學指導防災救災,同時根據旱情發展情況,適時派出工作組深入現場幫助指導督促地方開展抗旱工作。

據統計,截止到今年1月28日,昭通全市庫塘蓄水量為52629.8萬立方米,比2020年同期(45476.3萬立方米)增加7153.5萬立方米,增加15.7%,蓄水比較充足,目前沒有出現較大的農業灌溉和人畜飲水困難。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