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個房價峰值中心位于市中心、盤龍世博片區和海埂片區

12月30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獲悉,該院已完成昆明市房價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從2015~2019年5年來房價的空間分布來看,一環內的翠湖區域、二環內的北教場區域、滇池度假區一直處于房價高-高聚類區。

總體來看,昆明市房價空間分布差異顯著,呈現不規則多中心圈層分布特征。其中,三個房價峰值中心分別位于一環以內的市中心、盤龍世博片區、海埂片區,這些區域的房價遠高于平均水平。

5年間,所有區域的房價整體上升,且房價中高值從中心或外圍局部區域向周邊整體呈現蔓延、連片式增長的趨勢。從房價的相對增長幅度來看,2015~2017年房價增長幅度較小,2017年以后全域房價增長幅度顯著上升,尤其是呈貢區、經開區等房價低值區增速明顯,出現了顯著的跳級式增長。總體來說,全域房價的空間異質性在減小,中、高值聚集區范圍在逐年擴大。

滇池度假區的房價歷年均保持領跑的態勢,一環內由于地處中心區位,房價一直處于較高態勢。而五華西北片區、盤龍北部地區、官渡東部區域、經開區、呈貢均呈現從低值向高值明顯變化的態勢,時間拐點為2017年底、2018年初。其他大多數區域也呈現房價從低值向高值變化的態勢,但變化幅度中等。

從5年房價聚類與異常值的空間分布來看,一環內的翠湖區域、二環內的北教場區域、滇池度假區一直處于房價高-高聚類區。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中心區位論、景觀要素對房價的影響呈現較強的正相關性。而一些區域則處于房價低-低聚類區,從一定程度上說明房齡對房價的影響呈現較強的負相關性,也再次說明環境因素對房價影響呈現較強的正相關性。

此外,還有區域呈現出多種模式的特征,主要包括一環路周邊地區,西山的前衛片區、官渡的巫家壩片區、五華的上莊片區、盤龍的東白沙河片區、呈貢吳家營片區等。這些區域在后面的時間段內房價出現過高值模式,同時也有低值模式主導的歷史,這些地區由于房價的上漲,可能不會再出現低值的特征,而是會發展為高值主導的模式。這些區域更多地處在成熟的城市建設區內,伴隨著近年來的城市更新等,現狀多種模式特征區域房價將呈現出更加多元性的變化可能。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