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南進,大勢所驅,昆明版‘張江’雛形漸成

10月27日,位于馬金鋪高新大道旁4宗地被昆明清知海峽置業有限公司拿下,未來將建成昆明獨一的海峽健康科技小鎮,加速了昆明南圖產城融合,特色產業興城的城市發展模式。按照其整體控制性規劃方案文件,園區項目未來將涵蓋新藥開發、中草藥、生技藥妝產品、生技、生醫材料、生技檢測,基因體醫學、生物資訊及生技產業等。至此,呈貢高新區的未來格局已初步顯現,芯片產業制作加綠色生物制造的雙輪驅動,以及百家千億高新企業的規模布局推動了昆明版‘張江’模式的大力前進。

產業南進,大勢所驅,昆明版‘張江’雛形漸成

何謂張江模式?超一線城市上海的發展里程碑杰作

張江位于上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硅谷”,代表上海的最強科技園。二十多年的培育已讓張江園區企業營收達到5.23萬億,產業就業人口達到了118萬,已經達到了超光速發展,不僅在從「科技園」升級為「科學城」的道路上一路馳騁,并已逐漸形成以科創為底色的城市副中心。截止到2018年整個張江園區,快速得到了城市配套、資源的快速導入,城市軌交、商業、教育、大型醫療。從2006年起,張江人口導入,吸引了一大批尖端人才,也是在人口快速增加的同一時期,張江進入了房地產開發的快車道。由于內部住宅地塊的稀缺,造就了房地產的扶搖直上。2006年張江湯臣豪園開盤,當時售價8332元/㎡。2018年張江湯臣豪園市場售價91887元/㎡,12年間翻了11倍!幾乎以每年0.9-1倍的增速,在狂飆突進!如今不乏某些樓王位置激升至10萬+。城市發展和房地產增長的底層邏輯,永遠都是產業經濟+人口。

產業南進,大勢所驅,昆明版‘張江’雛形漸成

昆明高新版塊上的張江科技新城

“昆明版的張江”的高科技園區位于呈貢高新版塊,現已吸引近300家企業的強勢入駐。不僅涵蓋芯片龍頭企業“聞泰科技”形成芯片制造、智能終端產品的產業集群,還囊括了云南所有尖端藥企,今年“海峽健康小鎮”的落地,更坐實了芯片產業+綠色生物制造的雙引擎的基本產業定位。昆明“綠色硅谷”的藍圖基本定型。

產業南進,大勢所驅,昆明版‘張江’雛形漸成

地鐵9號線,引領大昆明南拓的野心

2016年國務院批準了《昆明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基本定義了以滇池為中心,一路向南是新昆明發展格局。如果說地鐵1號線作的出現,解決的是昆明主城出行格局,同時邁出了城市南拓的第一步。那么,我們認為那是那是昆明軌交的1.0時代,而建設中的9號線當擔的,則是昆明軌交的2.0時代。50公里的線路,聯通了空港、經開區、呈貢政務區、商務區、高鐵、大學城、高新區、以及滇池南岸古滇板塊。這條南北縱軸,串聯的是新昆明的“交通物流集群、經濟集群、產業集群、政務集群、高校集群、滇池南岸的康養文旅集群”,是新昆明未來10年的黃金發展軸。

而地鐵9號線多個站點穿越呈貢高新板塊,以高新區為核心,還原15分鐘地鐵生活圈。往北呈貢政務核心、大學城及高鐵板塊,往南則是滇池南岸文旅康養集群。真正意義上的黃金發展圈,復合了政務、商業、教育、產業、以及文旅康養。勢能之強,應該是昆明城市功能最復合的板塊。

千億高新區,生態復合型新城

據了解整個高新產業園區總占地4.5萬畝,其中住宅6125畝占14%,商業服務4760畝占比11%,教育3659畝占10%,產業用地11961畝占25%,景觀公園9458畝,占比22%。在其規劃的藍圖中,公園生態用地與產業用地相當,教育用地占比與商業服務占比相當。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生態產業新城,以產業和經濟為核,以生態為基底,教育研發引領,商業、住區協調發展。呈貢高新走的是一條,更符合當下城市發展邏輯的產城發展之路。所有城市新區的持續發展的底層邏輯都是產業持續做強+高素質人口持續注入,昆山如此、張江如此、蘇州園區如此,呈貢未來亦如此。城市功能更復合、生態更具活力、產業更聚焦,而物業本身的價值勢能更足。

去年整個區域內,唯一的品牌房企微風十里6個月即清盤,今年恒大、清知海峽緊隨融創步伐加大了發展腳步,預計后續還將有更多品牌房企進入,投資熱土已現,高新片區及整個呈貢南部片區,必將成為新昆明勢能最集中,城市功能最復合的板塊。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