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5月22日,在昆明市召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第六次新聞發布會上,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戴彬介紹,今年昆明市將實施不低于20項各類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彰顯歷史文化名城深厚底蘊。
戴彬介紹,目前昆明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26項、各類注冊備案博物館37個,有各級非遺名錄項目684項、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項目1項、代表性傳承人622人;有4個省級傳承基地、14個市級傳承基地,6所“非遺傳承示范學校”。
十三五以來,昆明市共實施了各級文物保護工程87項,實施了太和宮金殿等6個文物專項保護規劃編制。截止目前,全國重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維修保養率達到100%,市級達92%,縣級達81%以上。配合各類重大項目建設開展文物考古調勘23項,有效確保地下文物安全。重點推進云南陸軍講武堂、西南聯大舊址等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建設。不斷加強博物館建設發展,完成了晉寧博物館、“昆明飛虎隊”紀念館、朱德舊居紀念館等博物館項目建設,啟動了富民縣博物館等國有博物館建設,正在開展翠湖、龍泉古鎮、官渡古鎮三大博物館群建設。
此前,昆明已經推出了4條主題線路游翠湖博物館群《探尋老街、回望西南聯大!4條主題路線游翠湖博物館群》
同時,大力推動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積極做好非遺項目的申報公布,2016年以來,新增國家級項目1個、省級項目19項、市級項目25項。6人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27人入選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推出了一系列民族民間歌舞樂精品和民族服飾文化品牌。對群眾基礎好、有市場前景刺繡、烏銅走銀、云子(圍棋)等等傳統技藝,通過政策幫扶、資金扶持,進行生產性保護。
2020年,昆明市將認真做好文物保護修繕和合理利用,實施不低于20項各類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繼續深入推動云南陸軍講武堂等文物保護利用重點項目實施,加大翠湖、官渡古鎮、龍泉古鎮三大博物館群落項目建設,重點推動云南普洱茶博物館項目建設,做好聞一多紀念館、云南大學歷史博物館、60軍專題展的布展陳列,啟動昆明市博物館青銅展提升改造,不斷彰顯歷史文化名城深厚底蘊。進一步規范和促進昆明市博物館業發展,持續推動文博與旅游的互動融合,積極開展好“流動博物館”等相關活動,充分發揮好博物館社會效益。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
房網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