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扇動了一下翅膀,帶來的可能是全球范圍內的經濟海嘯。
在經過兩個月的拉鋸之后,今天東京奧運傳來了將會推遲到2021年舉辦的消息,而根據經濟學家的預測,推遲奧運會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超過3.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63億元)。
可能還不止于此,作為大型體育賽事皇冠上的寶石,奧運對品牌的吸引力無與倫比。今年的東京奧運會,阿里巴巴一早鎖定了TOP贊助商的席位,其它國產品牌也在積極尋求官方合作,超過上百個品牌贊助熱門運動員或隊伍。
如今奧運會推遲,之前投入的上百億贊助費用將“損失大半”,品牌營銷節奏也會被全部打亂。或許官方贊助商可以在明年挽回損失,但大量借勢奧運的品牌心血將付諸東流。
同時,花重金購買轉播權的電視臺及網絡平臺、借勢奧運的綜藝和影視劇、專業的體育營銷公司或營銷計劃全都要受到影響。

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一旦倒下,所有參與方都不能獨善其身。
阿里巴巴花50億贊助,東京奧運回報率幾何?
奧運會是個燒錢的生意,根據日本方面的報道,東京奧運會的承辦費用不斷超支,已經達到270億美元,而國際奧委會承諾承擔總費用的24%,這些錢自然落到了頂級贊助商頭上。
根據國際奧委會官網的數據,阿里巴巴是唯一一家獲得TOP席位的中國品牌,而在麥迪遜邦的報道里,按照以往入選TOP的慣例,阿里巴巴所出的贊助費用將不低于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0億元。
阿里巴巴如此大手筆的投入自然是想獲得高額回報。參照其他頂級贊助商的奧運之路:三星在八、九十年代征戰海外時曾被當作價廉質低的地攤產品,為了改變全球消費者的印象,三星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時不顧經濟危機贊助奧運,獲得了27%的業績增長量后,又在1997年成為國際奧委會的TOP級合作伙伴。此后的十年時間中,三星一路超越競爭對手摩托羅拉和索尼,并在2008年達到超過80%的全球認知度。
三星之路或許不能復制,但奧運會對阿里巴巴來說同樣承擔著其國際化的重要任務,要向全球展現品牌實力以及正面形象。
如果東京奧運會停辦,無疑會拖慢阿里巴巴的國際擴張步伐。因為從2014年將全球化列為公司的基本戰略以來,阿里巴巴國際化進程一直在加快,國際零售業務營收占比在2016年是2%,到了2018年一季度變成了11%。另外阿里巴巴此次和奧運會的合作圍繞“云服務”和“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兩方面,也意在進一步推動“云計算”的全球擴張。
不過和三星一樣,阿里巴巴初入國際市場時也是負面評價纏身,直到去年淘寶還再一次進入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惡名市場”名單中,這份榜單所具備的效力暫且不表,但絕對會讓品牌形象受到損害。

阿里巴巴需要奧運會的全球影響力以及公信力進行品牌背書。另一面阿里巴巴在國內同樣擁有諸多競爭者,需要借助奧運會與其拉開距離。
2019年底,阿里巴巴向外界公布了“2020東京奧運新計劃”,協同整個阿里巴巴生態體系,打出“要讓5億中國人玩轉奧運”的口號。根據觀察者網的報道,阿里巴巴首席市場官董本洪表示,阿里對奧運會有一個完整的計劃,在4月15日開始倒數100天倒計時,進行密集的營銷。
現在奧運會推遲,阿里巴巴將要面臨的是難以收回的贊助成本、被拖慢進度的海外擴張、國內營銷計劃打亂等,將是多重損失。
運動員、隊伍被追捧,曲線救國或成一場空
奧運會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就算沒有獲得官方贊助身份,也擋不住品牌也會想其他辦法參與進來。
其中一個“曲線救國”的方法就是贊助奪冠熱門運動員或者熱門隊伍,通過押寶的方式獲取流量和知名度。典型例子是運動品牌安德瑪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的操作,它不僅簽下了開場模特吉賽爾·邦辰,還同時簽約了包括菲爾普斯在內的多名明星運動員,奧運會開始前,安德瑪為其拍攝的《Rule Yourself》奧運廣告就達到了驚人的傳播效果,再加上菲爾普斯在奧運會期間的優秀表現,為品牌賺足了關注度。
許多國內品牌也在采取同樣的方法。中國女排作為東京奧運會的奪冠熱門,是眾多品牌追捧的對象。在1月19號,疫情信息尚未大范圍傳播前,長城葡萄酒公布了簽約中國女排,成為其官方葡萄酒的消息。

在品牌發出的通稿中,此次簽約將為春節期間的銷售帶來提振,并且中國女排也將作為長城在本年度的營銷重點。讓品牌始料未及的是,簽約才官宣,疫情的嚴重程度已經讓大眾無法出門活動,葡萄酒的銷量自然也跟著餐飲行業同時大跌,準備好的營銷計劃也不再合時宜。而奧運會推遲的消息,無疑讓品牌再度雪上加霜:上半年銷量無望,下半年營銷被打亂計劃,而為此投入的簽約費用不可能退回。
不過好在熱門隊伍和運動員本身就具備社會知名度,即便奧運會取消,在下半年依然可以進行營銷計劃,只是需要進行調整。和簽約熱門隊伍和運動員的品牌相比,專門為奧運會進行營銷活動的品牌更慘一些。
以網易新聞為例,2019年10月,劉國梁成為網易東京奧運報道形象大使,揭開網易布局奧運會的一角,到了12月份,網易正式舉辦了戰略發布會,除了劉國梁之外,還邀請了楊瀾、張天愛等明星共同參與。整個奧運報道計劃,將是網易新聞在2020年最為重要的項目,也將為其帶來廣告主的垂青。
東京奧運會推遲之后,所有的活動都要重新策劃,此前所有的投入都是打水漂,包括付出的人力物力財力,簽約明星所花的費用,以及可能帶來的廣告收入。
接著受到波及的還有以體育營銷為主的廣告公司,各大品牌的體育營銷投放。廣告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奧運會推遲對于廣告行業的打擊也將蔓延到經濟的方方面面。
連鎖反應波及文娛行業,借勢奧運的劇綜前景不明
2020年被行業稱為體育大年,文娛行業向來對市場反應迅速,除了奧運轉播之外,制作公司和各大平臺也早早開始進行布局,為的是借勢奧運會,搶占體育題材的流量紅利。
但受到疫情影響,前期的計劃和打算現在看來已經失去了先見之明。以《榮耀乒乓》為例,這部電視劇講述了兩位乒乓球手的職業故事,男主的人設和現實中的馬龍以及張繼科相似,如果可以順利在暑期播出,那么伴隨著乒乓球隊在奧運會的表現,劇集無論是從話題度還是播放量上都有了一定的保障。
而“不確定”的情況下,劇集營銷的難度將會加大,并且對電視劇招商來說,也失去了一個吸引廣告主的重要籌碼。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奪冠》,被迫退出了春節檔檔期,中國女排在世界杯的勝利也逐漸變得遙遠,如果奧運會可以順利舉辦,暑期檔不失為一個好檔期。但奧運會推遲,類似《奪冠》這樣的體育題材電影可能會推遲上映。
不過劇集和電影本身就有著收視基本盤,奧運會順利舉辦可以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卻不至于像綜藝一樣,可能直接被砍掉。
根據營銷娛子醬統計的數據,2020年視頻網站和衛視公布的綜藝片單中,有16個是體育競技題材,其中《挑戰吧!奧林匹克》、《VS冠軍》、《中國冠軍》等明顯是奧運借勢綜藝,是依附于奧運會而存在的項目。
對平臺方來說,這些項目產生的作用有兩個,一方面是為平臺吸引不同圈層的用戶,以及滿足現有用戶對于內容的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2019年綜藝市場表現不佳,能夠借勢奧運的綜藝先天就具備社會關注度,對平臺招商來說是利好。
在東京奧運會推遲的影響下,平臺繼續籌備此類綜藝將受到多重阻力,除了招商困難之外,嘉賓也會提前預判綜藝的效果,籌備階段將充滿了“看一看”、“再等等”的猶豫言論。
而一旦綜藝出現停拍或是取消的情況,更是會對平臺原本就被疫情影響的綜藝排播節奏再次帶來負面影響,打亂二季度乃至三季度的內容節奏。
從現實情況來看,東京奧運會推遲帶來的損失已經不可避免,對借勢東京奧運的品牌方和平臺來說,需要做的有以下幾項工作,一是重新整理奧運相關項目,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可以繼續推進,將損失降到最低,二是重新確認簽約明星或隊伍的時長,是否可以進行談判然后適當延期或者放寬使用范圍,三是重新進行營銷預算規劃,靠將體育營銷預算劃到短視頻營銷或者娛樂營銷上。
特殊時期更需要品牌和平臺認真思考,渡過難關。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