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昆明生物產業服務高地 茨壩生物科技創新中心正式開園

發揮國家植物博物館區位優勢,聚集生物科技類科研團體簽約入駐,昨日,茨壩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在盤龍區871創意工場正式開園。

以商招商,帶動更多生物科技團體入駐。開園儀式現場進行了兩批簽約,首先由園區國有企業運營團隊和入駐企業簽約,之后引導入駐企業通過以商招商的形式與相關企業進行再簽約。目前,已有5家企業正式入駐茨壩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并簽約《霧化大健康產品策略構架設計與新產品開發設計》《金融服務實體產品創新的開發實踐與應用實施》《區塊鏈全產業鏈技術在云南食品及藥品大健康產業中的應用與實施》《共建智慧原料基地解決方案》等共建項目,高效推動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

茨壩生物科技創新中心位于茨壩生物科技小鎮規劃中的重機產城融合片區內,在龍泉路以東、青松路以西,坐落于茨壩新村東北側,緊鄰中科院昆明分院及黃岡中學,總占地面積約400畝。茨壩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面積22.8畝,建筑面積8800平方米;二期總占地面積約為210畝,是實施新開發建設的區域。

開園當天,云南生物科技創新中心、昆明生物科技創新中心、盤龍區科技工作者之家、盤龍區區塊鏈研發基地同步成立。

盤龍區政府專門擬定《盤龍區茨壩生物科技創新中心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暫行)》及相關實施細則,對創新中心入駐企業提供扶持及獎勵。

“國家植物博物館和茨壩生物科技小鎮,兩者在產業和資源整合方面是緊密結合的!北P龍區副區長易迎霞介紹,盤龍區域內已聚集國家、省、市級科研機構200多個,擁有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10個,分析測算機構4個,其中兩院院士4人,院士工作站10個,在省內生物和農業科技領域高端人才聚集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是國家知識產權強區試點區、云南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昆明市創新型試點城區。作為集生物展示、創新、科普為一體的標桿性項目,國家植物博物館落戶茨壩片區,對省、市、區生物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昆明市正加速建設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推動“一鎮一館一走廊兩片區”重大專項建設的過程中,盤龍區將立足區域內聚集的生物科創資源和產業配套資源,構建集“研發、轉化、孵化、產業化”為一體的生物產業服務高地,在國家植物博物館落戶的茨壩片區打造出“科技研發-產業服務產業孵化-產業融合-產城融合”五輪驅動的生物科技小鎮。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