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扶持開發區和工業園建設 最高獎勵2000萬

日前,市政府常務會審議并原則通過《昆明市促進開發區及工業園區改革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加大園區財政扶持力度,對自有資金投入園區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獎補,單個園區不超過2000萬元。

《意見》提出,園區要堅持以產業發展為核心,走差異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道路。到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千億級園區達到4家以上,其中兩千億級園區達到2家。

鼓勵以國家級和發展水平較高的省級園區為主體,對小而散的各類園區進行清理、整合、撤銷、托管,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對位于中心城區、工業比重低的園區,積極推動向發展總部經濟等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 

加快推進園區創新發展。每年引進一批重點創新型企業。支持建設一批企業技術中心,鼓勵園區加快發展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業服務平臺,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大力提升園區產業承載能力。為企業提供信息、技術、人才等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和必要的社會事業工程。

優先保障園區土地供應。優先保障工業用地指標,設立園區用地申報、審批綠色通道,積極探索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制度。

加大園區財政扶持力度。對自有資金投入園區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獎補,單個園區不超過2000萬元。安排一定規模的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園區規劃、規劃環評、園區重大公共服務平臺等園區軟環境項目建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等。

健全園區運行管理體制,鼓勵園區開展實體化改革,切實減少園區社會事務管理,積極推行政企分開,實行管理機構與開發運營企業分離。

創新園區行政審批管理制度。符合條件的項目可實施“容缺審批”和“零土地”技改項目審批承諾備案制。探索取消預審環節,簡化申報程序,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逐步把原來的“等待式被動服務”轉變為“代辦式主動服務”。

加快園區投融資機制創新,逐步轉向引導社會資本、社會資金和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參與園區建設,鼓勵多種渠道籌集園區開發建設資金。逐步建立產業投資基金,提高園區孵化功能,推動園區產業升級。 

加快園區人事和分配制度創新。積極引進對園區發展“管用”的各類緊缺人才,試行干部身份“檔案制”“競崗制”“合同制”“績效制”,推行全員聘任聘用制。對重點崗位的特色人才實行協議工資制度。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