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限貸救市夢破 昆滇地產步入緩周期

如果用“屋漏偏逢連陰雨”來形容當前的房地產市場似乎十分貼切。日前,央行和銀監會聯合下發《關于金融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要求嚴格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專家認為,此舉不僅使開發商期待政府救市的夢想破滅,也意味著昆滇地產開發將進入又一個發展“緩周期”。

住宅市場持續盤整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受到宏觀調控政策及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各方對市場走勢相繼出現觀望態勢。而在此項《通知》中,再次提出要嚴格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其中,禁止金融機構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專門用于繳納土地出讓價款的貸款。

云南財經大學教授、房地產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張洪表示,在閑置土地清理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此舉將直接降低開發商對土地新的需求,加快對現有土地的開發,有利于切實促進節約集約用地。

張洪還表示,在當前特殊時期,銀根緊縮無疑將加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負擔。尤其對于此前靠貸款拿地的企業來說,影響甚至是致命的,必須通過銷售快速回籠資金或尋找新的融資渠道緩解壓力。據了解,去年昆明高價拿地的許多開發商都是靠銀行貸款支持。有消息稱,目前在上海等城市,個別“地王”迫于壓力已經撒手地塊。而昆明市場,在清理閑置土地的行動中,有些原本計劃今年開發的地塊,也因為開發商資金壓力已經易主。

深圳至祥置業(昆明)總經理周曼認為,該《通知》有保有壓,也意味著市場開發導向的進一步轉變。比如《通知》中規定,對90平米以下住宅、綠色節能住宅項目的貸款給予優先支持,并大力支持公共、閑置土地的開發。周曼認為,開發商基于資金方面的壓力和市場需求,中小戶型、綠色節能住宅將成為未來市場開發主流。另外,支持閑置土地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土地供應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市場供應量也會有所增加。

太龍·大唐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金平表示,此時再度收緊銀根對整體房地產市場回暖都不是一個好兆頭。業內人士稱,這道央行和銀監會聯名下發的“限貸令”,對業已冷清的房地產市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將加劇市場的持續盤整。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易憲容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目前無論是政策條件、房地產市場發展模式,還是房地產市場的本身及金融市場環境,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這樣的條件下,房地產市場已進入大的調整周期。

商業地產收縮陣營

《通知》還要求,“對國土資源部門認定的建設用地閑置2年以上的房地產項目,禁止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或以此類項目建設用地作為抵押物的各類貸款(包括資產保全業務)。”《通知》等于讓包括商業地產項目在內的地產開發統統面臨資金窘境,商業地產也概莫能外。業界指出,在龐大的供應背后目前商業地產正在進入又一個發展放緩的周期,今年以來昆明商業地產市場的相對火爆應該引起各方重視。

云南財經大學副教授、房地產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大研認為,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規定,表明主管機構已經注意到了商業地產顯露出來的風險,并開始從嚴控制對商業地產項目的貸款。周大研說,當前住宅市場投資已基本趨于理性,但商鋪的非理性投資也在抬頭,從投資意義上說商業地產比住宅市場的風險更大,門檻更高,商鋪投資者在面臨回收成本困境的同時,還要承擔持有的高成本。據調查,當前昆明商鋪投資平均年回報率已經下降至8%左右。

“以往的調控政策對商業地產影響甚微,但此次‘限貸令’已涵蓋了商業地產項目,對正在或即將要操作此類項目的開發商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周曼表示,住宅市場的考驗應該給了商業地產更多的借鑒,“地根”、“銀根”同一時期發力,對開發層面的調控力度進一步加強,貸款難度系數增大,開發商必須尋找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智美恒房地產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力指出,對商業地產貸款的控制,將打壓一部分開發商,有利于市場業態的升級換代。同時,對有實力的投資者影響也不大,因為目前在有限的幾種投資渠道收益都不好的情況下,商鋪投資還是一個主流。

呂金平的觀點是,貸款從緊將限制商業地產項目的上市總量有利于商業地產市場發展,對投資者也是好事情,但也要看所購商鋪的具體細節和相關因素。據了解,翠湖太龍公館底層商鋪的持有人基于對市場前景的信心,原本是計劃再銷售,現在已經改為招商經營。文/記者李先鋒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