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第四屆儺戲文化節在撫仙湖·廣龍小鎮的撫海灣景區盛大開幕。本屆文化節以“儺之魅“為主題,旨在傳播澄江寶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關索戲”。演出還未開始,撫海灣景區門前早已人潮如織、熱鬧非凡。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積極參與的嘉賓、媒體、觀眾眾多,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座無虛席。

撫海灣景區門前熱鬧非凡
演出以短片——《溯源》開場,追溯“儺文化”的漫長歷史。在古代農耕文化時期,人們為祈求風調雨順、人畜興旺、驅邪逐疫,會舉行一些特殊的祭祀儀式,這樣的祭祀活動主要分布和活躍在農耕較為發達的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沉淀,這樣的祭祀活動逐漸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而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儺文化”,“儺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為了更好的傳播、發揚關索戲,本場演出既保留了經典的關索曲段,也融入了嶄新的歌舞元素。晚會通過《儺祭》《儺風》《儺韻》《儺魂》四個篇章,將關索戲的獨特魅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第四屆儺戲文化節演出異彩紛呈
第一篇章《儺祭》再現了傳承千年的儺文化中驅邪逐疫的祭祀儀式,以及農耕時代的豐收慶典感恩祭,刻畫出人對自然的敬畏與原始崇拜。第二篇章《儺風》上演了傳統關索戲的經典名段——《三戰呂布》,演員的表演生動,富有戲劇性,展現了三國大將金戈鐵馬的戰場雄風,體現了關索戲操刀策馬的英雄魅力,現場時常響起熱烈掌聲。第三篇章《儺韻》以劇情舞蹈等方式,著重展示經典關索戲中的人物臉譜服飾。第四篇章《儺魂》齊聚關索戲、舞龍舞獅、煙盒舞、毛驢舞等澄江特色民俗歌舞,同臺狂舞。

臺下人頭攢動,座無虛席
整場晚會新穎豐富,異彩紛呈,既充分呈現出關索戲獨樹一幟的古典魅力,也弘揚了澄江的民俗傳統文化。每當表演進行至高潮,現場觀眾大多拿起手機拍照留念,同時,也有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前來觀看表演,“儺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們澄江的文化,我覺得撫仙湖·廣龍小鎮此次舉辦的活動非常有意義。”作為觀眾的高先生如是說。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