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行業拐點之年
該報告指出,2011年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真正的拐點之年。隨著調控的持續和深入,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這些變化將引領中國房地產行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拐點一:新的市場格局。從1998年住房市場化改革開始,商品房取代了福利房成為我國住房的最主要來源,形成了商品房為核心的一元化住房供應結構。這偏離了1998年制定的商品房和保障房雙軌并行的住房改革初衷。2011年提出一年內建設1000萬套,五年內建設3600萬套的目標。這將徹底打破了原有的一元化住房供應格局。“市場為主,保障為輔”的住房體系將會在未來幾年逐步形成,從而打破長期以來單一的住房供應結構,新的市場格局將逐步形成。
拐點二:新的行業格局。市場自身的發展加上持續的行業調控,導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迅速提升,新的行業格局在逐步形成。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主要從大開發企業占全國的銷售比例和行業并購兩個角度來看。全國商品房銷售額排名前20名房企的總銷售額占比不斷上升,2009年占比11.89%,2011年占比上升到了15%左右。行業并購案例數量和金額也在不斷上升。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1年前11個月,房地產行業并購100起,并購金額307.4億元。而2010年的并購案例是84起,并購金額168.72億元。2005年至2009年的5年間,并購案例才132起,并購金額260.32億元。
拐點三:新的市場空間。數據研究顯示,一線城市在中國商品房成交面積中的比例越來越低,而三四線城市所占的比例已經從2005年的50.8%上升到66.1%,三四線城市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新的市場空間。中國房地產市場空間的轉移,除卻經濟發展、人口轉移等因素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歷次的房地產宏觀調控作用的結果。2007-2008年的調控,催生了二線城市和重點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繁榮;2010年至今的這一輪的調控,則是提前激活了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這種趨勢在2011年表現得更加明顯。
拐點四:新的商業模式。傳統商業模式的土壤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主流開發商開始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從根本上來說,過去幾年土地價格持續上漲,并且土地價格上漲的速度超過了房屋價格,這導致了開發商的利潤率出現了持續下降。在土地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土地價格長期上漲的趨勢難以改變,而房屋價格在國家持續的調控下上漲空間有限,這意味著當下和未來快周轉的開發模式是主流。即便如此,在持續的緊縮政策下,快周轉的主流開發商依然面臨著資金鏈比較緊張的困境。這意味著目前開發商的商業模式正在逐步改變,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成為了行業新的課題。
五大調整或成今年調控方向
據分析,2011年密集出臺的調控政策已經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限購城市成交量普遍同比下降,房價下調的趨勢已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全面蔓延。房地產市場目前的調整符合政策預期,也符合行業的長遠發展,但房地產的“硬著陸”必然會對經濟造成系統性的風險。因此,實現房地產的“軟著陸”將成為2012年政府宏觀調控的重點。
世聯研究人士認為,2012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將定向放松,并逐步完善制度的建設。同時,對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將采取針對性的扶持政策,為此,當前過于嚴厲的限購限貸政策有望放松,其它的配套政策也將逐步完善。預計調整包括:一是限購政策的調整。繼續執行限購令并不意味著執行尺度不能做絲毫調整。由調控效果的顯現和經濟下滑預期的影響,2012年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中央政府,均存在較大的可能對限購令的執行細則作出調整。二是限價政策的調整。2012年,一二線限購城市房價下行的趨勢仍將持續,三四線未限購城市將成為房價上漲的絕對主力。因此在2012年,一二線限購城市繼續執行限價令已無必要,三四線城市的限價令對地方房價上漲仍然具有較大的約束力。三是針對首套房的限貸政策作出調整。首次置業和改善型置業是房地產市場中最穩定、最健康的需求。政府在促使房價合理回歸后,或將對現有的限貸政策作出調整,將這部分合理需求釋放出來以支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四是保障房更為注重竣工量,保障房制度建設提速。住建部已將2012年的保障房開工目標下調至700萬套,同時規定竣工量需達到500萬套。由重開工量轉而重視竣工量,地方政府難以在竣工量上做文章,保障房的建設更容易落到實處。保障房建設大規模展開的同時,保障房的配套制度也在不斷地創新和完善,預計2012年,在保障房的建設模式和分配制度方面,將作出較大的調整和完善。五是房產稅的試點城市和征收范圍將擴大。2011年12月26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出席中國財政工作座談會時表示,要穩步推進房產稅改革試點。從政府的表態來看,2012年房地產稅試點范圍的擴大已成必然。
來源:南方日報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