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個月的膠著,昆明樓市終于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上周,云南俊發地產在各大媒體刊登廣告,公布金色俊園均價5700元/平方米。與半年前6500元/平方米的開盤價相比,降價幅度達900元。隨后,俊發地產CEO趙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金色俊園降價銷售,加上其認籌優惠,降幅達15%,俊發成為云南房地產界首家公開表態降價的房地產開發商。
俊發的降價一時間成為樓市關注的焦點,也帶了很多的猜測;能否引發昆明樓市價格戰?多少開發商能夠扛住?昆明樓市是否再降?
成交量萎縮三成
對于俊發地產降價的原因,俊發地產CEO趙彬首先給參加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播放了一段資料,通過俊發收集的去年至今昆明房產信息網成交量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昆明樓市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量、成交金額、成交面積都差不多下降了三成。
在前不久舉行春季房交會上就可以看出端倪,盡管開發商臉上的笑容比往年多了很多,盡管他們用盡了渾身解數促銷,但令眾多開發商失望是,光顧他們展臺的人卻少了很多,成交量僅為去年一半,期待中的行情逆轉并沒有出現。
實際上,今天的昆明樓市與六個月前相比,最大的變化不是房地產新政,不是開發商心態,而是市場由賣方主導轉向買方主導,消費者的價格預期成為市場走向的關鍵。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已被徹底打破,持幣待購成為普遍行為。價格不跌,消費者不買,于是成交量急驟萎縮。
成交量的萎縮,不僅造成開發商資金運作上的困難,還將引發房地產供求關系上的全面失衡。需求在減少,新盤供應仍不斷涌出,積壓嚴重將愈演愈烈,降價成為首選出路。
對于創造昆明多個“地王”歷史的俊發來說,去年的“七星連發”戰略成為忌諱之詞,至今只有金色俊園出爐。然而開盤6500元的價格,也讓俊發創造了“史上最冷淡的開盤”。至今僅有400余套的成交量,手上還所握有民航路、五一路、昆紡、張官營、西亮塘等400萬平方米開發量,亟需資金的俊發,降價跑路成為了唯一選擇。
與昆明其他開發商送精裝修、增值卡每天降500元等躲躲藏藏優惠降價相比,俊發的“裸奔”脫身,被業界稱為,“先跳水的還有動作可言,而被拖下水的則只有自吞苦水”。
“儲地不如存銀子”
其實開發商并不怕減價。以他們購買土地的成本和目前的房價水平,減價只是一個賺多賺少的問題。以金色俊園為例,每平方地價2300元,加上建安成本1700元,營銷成本、管理成本、稅收1000余元,降到5700元仍有利可圖。開發商們所謂的降價,其實是因為之前過于離譜的天價,如今重新調回市場能夠接受的價格。
房地產開發是高投入、高回報行業,每一次大的調整都會有近五成的開發商出局,資金鏈斷裂是導致出局的主要原因。俊發及其他躲躲藏藏降價的開發商,其降價的原因也就是資金鏈緊張。如果能挺得住,誰也不會放棄豐厚的利潤。俊發地產CEO趙彬在發布會上反復強調的一句話,就是現金流大于利潤。
去年宏觀調控后,銀行對房地產開發的貸款已明顯收緊,銷售回款便成為開發商運作的主要資金來源。面對房地產新政,開發商可以撐下去,面對房價下滑,開發商可以撐下去,沒有資金回籠,撐起來則難。在某種意義上,成交量的萎縮對開發商的打擊要遠遠超過房地產新政的組合拳,現金流才是部分發展商的死穴。
與俊發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萬科,已經在上海、成都、深圳上演了降價大戲,目的在于回籠資金,表明對未來地產市場信心不足。
在去年12月以前,昆明房地產業都在“存銀子不如儲地”上打如意算盤。因為地價上漲太快,大家都在瘋狂囤地,俊發17.29億元拿下了1116.33畝的西亮塘。但現在是“儲地不如存銀子”,土地儲備過多沉淀了大量資金,這已變成地產企業最大的風險,持有資金反而安全。于是今年以來昆明土地市場頻頻上演流拍、起拍價成交,“地王”已經成為歷史,現金才能為王。
房價理性回歸
從俊發“裸奔”跳水來看,其降價不僅金色俊園,旗下的星雅俊園比市場估價降了1000元,下半年推的香樟俊園也將應聲重新調價,手持400萬平方米開發面積的俊發地產,坦言“我們降價是其他人不能學的”。
俊發降價的風潮,也引發了一系列反應:“世紀半島·蘋果谷”廣告打出了準現房每平方米4380元起價,均價5290元;“銀海領域·宮寓”每平方米4980元起(含精裝修),并推出樣板實景;“百年·凱旋花園”單價4040元起;“上城SOHO”商務公寓一房產品,享受3萬元裝修金;星耀集團更是從5月22日起推出“購房保障計劃”,新亞洲·體育城四期星體花園的業主至2009年12月31日交房后30天內,無理由退房。銀行按揭貸款客戶,還可退還客戶首付款項及相關配套費、契稅、維修基金、印花稅。星耀希望從品質方面留住客戶。
俊發的降價,對昆明一些普通商品房將會產生一定影響,也將面臨降價的抉擇。但與樓市的低迷相對應,昆明房價卻并沒有出現預期中的大幅下跌。一些開發商仍在苦撐著,擔心價格的閘門一旦打開,就會變得不可收拾。開發商維持高房價的依據是市民對住房的剛性需求,市場狀態仍在僵持。
其實現在的,就是開發商和購房者之間的搏弈。部分地產廣告讓人懷疑小打小鬧的降價和似是而非的包裝,是否真的能打動購房者的心和打開他們的錢包。
但今天消費者的價格預期與六個月前完全不同。過去由于供不應求,商品房的價格往往是開發商的一口價。而在目前供求關系逆轉,開發商資金鏈吃緊,國家政策又比較明朗的情況下,手持現金的購房者將對房價漲跌起決定作用。
受買漲不買跌的消費習慣影響,消費者持幣觀望的心態將可能進一步增強。如果這一輪攻勢不能奏效,對昆明部分財力弱小的開發商來說,會是一個重大打擊,會帶動一大批開發商跳水,拉動市場進入二期調整。迫于資金壓力,拋貨、并購以及“吐地”就可能出現,市場的整體房價還能會進一步理性回歸。而完成資金回籠的大開發商們又將借機“洗牌”,吸納中小開發商留下的大量土地,房地產開發鏈條將集中到大品牌手中。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