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區域城市合作12年 在昆簽訂6000余個項目

日前,第十二屆泛珠三角區域省會城市市長論壇在南昌市舉辦。至此,泛珠三角區域“9+2”城市走過了12年的合作發展歷程。

經過12年的摸索,昆明市與泛珠三角區域各方合作領域不斷拓寬,涉及基礎設施、生物資源、生態農業等行業。截至2015年底,泛珠三角區域各方在昆簽訂內資項目達6097項。

當好“龍尾”促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

2004年6月,泛珠三角各省區在香港、澳門、廣州三地成功舉辦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并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同年9月,“首屆泛珠三角省會城市市長論壇”在廣州召開,泛珠三角省會城市建立了市長和港澳高官聯席會議制度,通過每年舉辦市長論壇,就各市在合作發展、城市管理、城市建設等方面的經驗進行交流。

自此,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大幕拉開,合作區域猶如一條正在騰飛的巨龍,粵港澳地區是“龍頭”,云南是“龍尾”。在“龍頭”的引領和帶動下,借助“龍尾”的驅動和推進,昆明充分發揮省會中心城市優勢,與“9+2”其他內地省(區)省會城市及港、澳特區加強合作。到目前,昆明與泛珠區域內地8省(區)中的6個省(區)省會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在經濟、技術、文化、教育、信息、人才、資源等方面簽訂合作協議,點對點細化合作事宜。

2013年,第九屆泛珠市長論壇在昆明召開,這也是首輪論壇的最后一屆。會議商議并一致通過象征泛珠三角城市共同心聲和合作意向的《昆明宣言》,在面對國家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戰略部署下,泛珠各城市搶抓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成渝經濟區等重大機遇,進一步推動新一輪省會城市拓展合作領域。

“走出去”和“引進來”實現合作共贏

產業轉移與承接是市場經濟規律作用下優化區域產業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各城市互動合作的有效手段。昆明市依托中國—南亞博覽會、旅交會等平臺,滇中城市經濟圈、泛亞金融產業中心園區等開放型園區,積極承接泛珠區域的產業轉移,每年多次組織代表團“走出去”,點對點拜訪企業,對接項目,推介昆明;主動邀請兄弟城市企業“走進來”,了解項目、了解昆明。

泛珠三角區域企業看好昆明,不斷加大在昆投資力度,如近年來引進的香港恒隆集團昆明恒隆廣場項目、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華僑城生態旅游小鎮項目等。本地企業也積極走出去,在泛珠三角區域投資,實現企業走出去多元化經營戰略。如廣汽集團牽手云南西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6億元在廣東打造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云天化集團挺進新材料領域,出資控股珠海富華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成都內燃機總廠生產經營性凈資產后,設立了柴油機專業化生產企業成都云內動力有限公司等。

打造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重要經濟支撐帶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泛珠三角區域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承載區,戰略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昆明積極將泛珠三角區域區域合作與對南亞東南亞的開放緊密聯系起來,構建以鐵路、航空為依托,以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公路為骨架,向內連接成渝和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向外溝通“老越緬泰”,肩挑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對外通道,逐步構建連接南亞東南亞的經濟、貿易、科技、文化友好交流大平臺。

2012年,定位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連接歐亞的門戶樞紐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投入使用,為泛珠三角區域城市新增了一條泛珠區域向南亞東南亞拓展市場的通道。

2013年1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了《云南省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了實施人民幣跨境業務創新等10項云南開展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試點任務,在這難得的歷史機遇中,昆明市與泛珠三角區域城市一起,利用云南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這一平臺,加強與區域內各省會城市的交流合作,優化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增強區域整體實力和競爭力。2016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昆明綜合保稅區,昆明正努力將昆明綜合保稅區打造成為出口加工貿易的集聚地、陸路進出口貨物的集散地、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新高地。

“9+2”城市在合作中發展,在發展中繼續合作。今年底,云桂、滬昆高鐵預計開通運行,將進一步促進珠三角、北部灣、成渝經濟區、黔中、滇中等城市群之間的聯系與交流,共同構建西南泛珠三角和環北部灣的出海大通道,共同打造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重要經濟支撐帶。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