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昆明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都在進行“廁所革命”。作為硬指標,目前,昆明已免費開放577座環衛直管公廁,同時還新改擴建了許多公廁,這是一大進步。但提升如廁滿意度,除了要建好、免費,更要管好。公廁免費之后,看似軟指標的干凈衛生評價能不能也有硬性的評價標準?怎樣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近日記者進行了了解。

現象:免費后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7月21日下午3點,海東濕地在一片煙雨中,迎來數百名游客。在游客服務區,公廁成為不少游客遮風擋雨的選擇。但是,就算是只有17攝氏度的陰雨天,公廁門口也隱約聞到刺激性氣味,不少游客待雨稍小就立即離開。
在公廁入口,設置有一個管理室,但里面并沒有人在,而管理室門口卻有一輛電動車在充電。走入公廁,刺激性氣味更濃。在洗手臺上,除了用過的紙巾,還有黃色的泥漿和腳印。公廁大小便池,均有不少污垢。
記者在公廁入口處的墻上看到“海東濕地公廁管理制度”,明確寫著“每小時噴灑空氣清新劑一次,每半小時點燃一次檀香,確保廁所空氣清新;大小便器全天保持清潔,及時沖刷無污垢;全天不間斷清掃廁所,保證隨臟隨掃,全日保潔”。
針對市民反映免費公廁存在管理差、保潔差、衛生差的現實問題,記者走訪了安寧市、官渡區、五華區多個公廁發現,城區公廁的環境衛生相對較好,沒有出現讓人難以忍受的刺激性氣味,也沒有遍地垃圾的情況。
今年4月,為加快“廁所革命”進程,國家旅游局組織檢查組分別赴昆明、玉溪、紅河等地,采取深度暗訪形式開展檢查。結果顯示,雖然廁所從建成數量、廁所等級、服務質量等方面均基本符合要求,但還存在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不落實,部分廁所未發現管理人員,未按標準設立廁所管理規章制度及保潔服務規范,洗手池下水管損壞,紙屑塑料瓶等垃圾無人清理,廁位間隔斷亂涂亂畫,水管及清潔工具亂堆亂放;設施設備保養不到位,部分廁所設備損壞、環境維護不善;廁所衛生不達標,部分廁所地面不整潔,有異味,廁所內蒼蠅數量明顯多;不能提供廁紙和洗手液等問題。
原因:監督管理因待遇問題留空白
相對于硬件方面的“硬傷”,公廁免費后,管理和維護方面的“短板”也讓市民難以安心。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主城中重點區域內直管公廁基本達到國家二類公廁標準,但有部分社會公廁未達到國家二類公廁標準,仍存在無障礙通道不規范甚至沒有無障礙通道,公廁未設置殘疾人專用間、公廁管理間和公廁休息間沒有獨立區分等問題。
面對這樣的問題,安寧市、五華區等地環衛主管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廁免費之后,原本收費的公廁全部由環衛及當地政府支持,保潔費用、人工開支、維護經費等不斷上漲,壓力巨大。還有個別地區的免費公廁是僅由環衛部門來負責,這讓原本收入就較少的環衛部門叫苦不迭。主城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環衛負責人表示:“轄區直管公廁全面免費對外開放后,公廁運營費用明顯增加,在沒有財政補貼的情況下,給區環衛處帶來了較大經濟壓力。”
海東濕地的保安介紹,公廁原來是收費的,一次1元,但取消收費后讓管理者積極性受挫,現在就不太管了。
官渡區和平村片區一個公共廁所的管理員表示,原本公廁是她承包的,沒有收費前一個月可以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但是免費后,每個月就只有1000多元的補貼,和原來相比收入減少將近一半。“我們的衛生還是一直保持,但是維護成本加上水電費的話,管理公廁根本劃不來。”她說,如果今年底還不能提高待遇,她就放棄管理。
同時,在監督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就拿海東濕地的公廁來說,這里就沒有設置投訴電話,也沒有投訴窗口。
昆明市城管局信息顯示,未來5年,昆明將通過“新建一批、提升改造一批、臨時設置一批”的方式,來解決公廁不足、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同時,在公廁的設計上,合理調整男女蹲位比例,增加人性化和無障礙等設施。目前,昆明市正集中開展公廁專項整治提升,對公廁的導向、標志等進行規范統一,對公廁內外部環境進行整治提升,并加大衛生管理力度。
探索
怎么管理好公廁,怎樣提高服務質量,怎樣提高公廁管理人員的積極性等方面一直是一個難題。不過,好在昆明各個縣區都在積極開展探索。
A 以商建廁 以商養廁
五華區直管公廁免費對外開放后,制定管理制度,要求直管公廁實行專人專管、專人維修、專人保潔,在達到衛生質量標準的同時,建立完善管理組織機構,明確公廁公益性管理服務職能職責,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在顯要位置公示監督管理部門、責任人、投訴監督電話等內容,方便廣大市民監督。同時積極開展試點“以商建廁、以商養廁”工作,為彌補五華區直管公廁免費開放經費不足奠定基礎。
B 服務考核與經費掛鉤
為最大限度保證公廁開放后的服務質量,安寧市公廁管護保潔服務考核結果與撥付公廁管護經費掛鉤,安寧市環衛主管部門依據公廁季綜合考核成績來核撥責任單位管護經費:季綜合考評得分達到95分及以上的,全額撥付當季管護經費,95分以下的,每少1分扣減當季應撥付管護經費的1%作為處罰。
C 提升市民文明意識
同時,環衛主管單位負責人表示,免費公廁出現環境衛生質量下降等問題,其實是一個如廁者與管理者雙方造成的問題。在管理者履行職責的同時,也希望市民文明如廁,提高個人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不要亂丟亂吐,也不要亂涂亂畫,應該愛惜公共衛生設施,提高個人文明素養。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