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中村消防隱患堪憂 電線亂搭亂拉消防通道堵塞

8日,官渡古鎮六谷村5間簡易鋪面被燒毀,城中村火災隱患一時間又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昨日,記者走訪了昆明市多個城中村,了解到城中村內占道經營嚴重堵塞消防通道、電線亂搭亂拉、房屋間距小和房屋“三合一”等現象突出。

隱憂1

占道經營堵塞消防通道

經開區公家村屬于城中村,村內只有一條道路。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公家村看到,一條原本4米多寬的道路,已經被商戶的攤位占去了一半,只剩下2米多寬,有些地方甚至只有1米多寬。商戶劉先生介紹,大家都在這樣做生意,如果發生火災的話,消防車肯定是進不來的。

同是城中村的西山區船房村也存在占道經營的問題。在船房村臨時過渡市場的入口處,用黃線劃出了一條消防通道,并寫著“消防通道嚴禁占用”,但是兩家商戶就直接將嬰兒車和臉盆擺在消防通道上。船房村臨時過渡市場的另一頭同樣寫有“消防通道”的字樣,但是旁邊就停了一輛微面和十幾輛電動車,商鋪更是將攤子擺在外面,原本不寬的道路變得狹窄起來。

●專家建議

宋志剛(昆明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教授):消防通道需要4米寬,很多城中村的道路連4米都達不到,更別說消防通道了。只能是將路面上高危的問題先處理掉,再慢慢解決其他問題。

隱憂2

電線亂搭亂拉成“天網”

記者在經開區公家村看到,村內的房子一間一間都是“無縫銜接”,除非是為了留出一條小路來才會分開1米左右的距離,逃生的通道也很少。因為房屋離得很近,所以電線也都搭在了一起。一家美發店旁邊甚至有一棵電線桿上搭了幾十根電線,記者嘗試著數了一下,但是因為密密麻麻,到處纏繞,根本難以分辨。

隨后,記者在西山區船房村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村內高層居民樓的間距只有1米多寬,很多電線都搭在這段狹小的空間內,上下左右交錯,仿佛一張“天網”。有些線路因為沒有固定好,掉落下來后觸手可及。

●專家建議

宋志剛:城中村多層建筑的間距一般在6米左右,很少有城中村內的建筑能達到這個標準的。而電線電器引起的火災大概占到30%,電線電器是很重要的引火源。如果電線亂搭亂拉會造成線路超負荷運行,導致電線短路等問題,如果電線斷裂或者損壞造成漏電,也可能會引發火災。

隱憂3

“三合一”現象突出

昨天下午,記者走訪了官渡區雨龍路旁的關上村,了解到村內存在很多泥土房,基本不符合建筑物耐火要求。一處居民房內甚至還放滿了廢舊的輪胎,旁邊就是居住的房間,村內的生產作坊和倉庫也都與居民樓連接,倉庫內存放著輪胎、家具等物品。隨后,記者來到關上村旁邊的東盟聯豐農產品商貿中心,看到商貿中心的建筑都是2層的混合結構,一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商戶在里面做生意,二樓為彩鋼板拼搭出來的活動板房,是商戶用來住宿的房間,一棟大概有十幾間商戶,每棟之間的間距比較大。商貿中心的一位商鋪老板介紹,許多商戶在一樓生產經營,吃住都在二樓,里面擺放著床鋪、鍋灶、液化氣罐和生活用品。

●專家建議

宋志剛:對于“三合一”(指將人員住宿場所與加工、生產、倉儲、經營等場所在同一建筑內混合設置)現象突出的問題,宋志剛表示,嚴格來說,他認為東盟聯豐農產品商貿中心不屬于城中村,但是同樣存在“三合一”現象,也就是生產、生活和經營都在一起,管理起來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減少隱患

1可以對城中村的居民進行消防安全教育,讓他們知道哪些行為會造成火災

2在現有條件下進行改造和管理,電線電路和消防設施要進行改進,高危問題要及時處理

3如果有條件,可以對城中村進行整體改造

觀察

城中村火災數量在下降

宋志剛在《昆明市城中村火災事故統計分析》中分析道:

●因為城中村數量在減少,火災發生的次數也相應的減少了,但現在城中村火災的原因沒有本質變化。

●行業場所、娛樂場所和易燃易爆場所是城中村火災發生概率較高的場所,這些場所出現火災的概率是居住場所的48.4倍、18.1倍和26倍。

●與非城中村相比,城中村火災相對較高的場所是居住場所、路邊可燃物、木材、家具加工廠和易燃易爆場所,分別高7.2%、88.8%、184.8%、521.4%。

●城中村火災發生原因相對較多的是電線短路及電器火災、限制行為能力人用火、燃放煙花爆竹、吸煙和違章操作,分別比非城中村高1.2%、65.1%、3.5%、50.9%和59%。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