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家古鎮8月8日開工建設 總投資約30億元

鳳氏,彝族。弘治三年,獲明孝宗朱佑樘賜阿英鳳姓,至今已繁衍64代2000多年。祿勸,作為“彝族六祖”的誕生地、彝族文明的發源地與搖籃,被載入史冊。

為了進一步挖掘、發揚、傳承鳳氏文化,探尋彝族文化的根基,以彝王故里為依托,古鎮締造專家——重慶同元集團繼彝人古鎮后再次入滇,30億打造鳳家古鎮。8月8日,鳳家古鎮正式開工建設。

鳳氏文化

重放光彩

自元明以來,鳳氏后裔廣招天下能人名士,興農商,聚百工,滇中一派繁榮,一度成為當時滇中最繁華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據歷史考證,當時的鳳氏王朝疆域廣闊,勢力強盛,在鳳阿英的統治下,羅婺部轄祿勸、武定等地。

記者了解到,鳳家古城舊址,始建于宋代,粗條石壘砌,為坐南朝北并呈臺降的四重院,正堂為5開間6架9梁無柱的彝族古式居宅建筑。整個城堡結構嚴密、布局得當,石雕精美,反映了當時彝族精湛的建筑工藝水平。

鳳氏文化、彝族建筑走出祿勸、走出昆明,已勢在必行。

鳳家古鎮

助祿勸“文旅活縣”

作為祿勸縣2015年重點項目,鳳家古鎮文化旅游綜合體被賦予厚望。

開工儀式上,祿勸縣縣委書記厲忠教表示,鳳家古鎮是全縣近年來引進實施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前景最好的文化旅游精品項目。古鎮以祿勸千年彝王歷史文化為靈魂,以旅游文化為主線,以鳳氏古民居為元素,集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為一體,突出文化體驗和休閑旅游特色,打造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他認為,鳳家古鎮的投資、建設是實踐“文旅活縣”戰略的現實需要,也是落實建設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具體行動,更是貫徹“旅游強省”戰略的重大實踐,必將成為祿勸提升城市魅力、解決群眾就業、實現富民惠民的有力抓手,必將成為祿勸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產業轉型的新標桿、城市建設的新形象、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希望鳳家古鎮開工建設后,以它開放的理念、廣遠的視角、神秘的文化色彩、濃郁的民族特色,屹立在滇北要道上,成為昆明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靚麗組成部分,推動祿勸文化旅游融入全滇、融入西南、融入全國、融入南亞東南亞,在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實現更大發展。”厲忠教說。

古鎮專家

5年打造城市新景

作為“中國古鎮締造專家”,重慶同元集團斥資30億、歷時5年打造鳳家古鎮,是踐行其古鎮文化脈絡的重要里程碑。

據重慶同元集團董事長李陳介紹,鳳家古鎮占地600余畝,位于祿勸縣祿大路與108國道交匯處。以祿勸彝王歷史文化為背景,按照4A級景區標準規劃設計,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為一體的體驗式文化旅游古鎮。項目主要建設內容有:鳳家廣場、民間綜藝館、民族特色街、土司府、城隍廟、古戲臺、鳳家河、洛尼白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合院等文化旅游景區和配套地產開發,為滇中千年文化傳承提供了一個氣勢磅礴的展示平臺。

云南同元文化古鎮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煥成告訴記者,鳳家古鎮是祿勸縣2015年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近30億,總工期5年。項目奠基暨開工儀式的啟動,標志著祿勸旅游發展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必將對祿勸縣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劉煥成認為,鳳家古鎮是祿勸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需要,可以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并帶動相關產業協同并進;可擴大居民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為鞏固、發展和提升優勢產業、促進招商引資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項目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措施,也是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擴大內需十項措施的重要舉措。

據悉,重慶同元集團10年間先后締造云南彝人古鎮、重慶長壽古鎮、福建海壇古城、甘肅蘭州老街、湖南桃花源古鎮等項目。其中,彝人古鎮日均游客接待量已超過3.4萬人次,單年接待游客超過1300萬人。記者彭詩淇攝影報道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