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一周樓市點評(0613-0619)房企為何對社區O2O趨之若鶩?

本期導讀

近日,遠洋地產旗下新天地項目發布其“創居”理念,同時宣布牽手58同城以打造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為業主提供生活、鄰里、創業等服務,不僅能夠實現水、電、煤氣費及物業費代繳,包裹代收,保潔服務等,還包括“智能拼車”、“定制早餐”,“上門修車”等多項智能化物業服務。目前正在研發階段,預計今年內能投入測試。——房企為何對社區O2O趨之若鶩?

6月16日晚,融創公告稱,由于完成收購佳兆業上海四項目事項所需的條件不能在短時間內達成,因此,決定終止收購事項,并且已經收到佳兆業的退款和利息共約10.48億元。這也意味著,在歷經130多天的糾葛跌宕后,融創與佳兆業的年度大劇最終以融創一無所獲而告終。那么收購失敗對融創的發展有何影響?——佳兆業不會成為融創的“滑鐵盧”

房企為何對社區O2O趨之若鶩?

新聞內容:近日,遠洋地產旗下新天地項目發布其“創居”理念,同時宣布牽手58同城以打造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為業主提供生活、鄰里、創業等服務,不僅能夠實現水、電、煤氣費及物業費代繳,包裹代收,保潔服務等,還包括“智能拼車”、“定制早餐”,“上門修車”等多項智能化物業服務。目前正在研發階段,預計今年內能投入測試。

房企試水社區O2O一覽表

CRIC點評:

截止目前,已經進入或宣稱進軍社區O2O房企已經有花樣年-彩生活、龍湖、萬科等多家房企,然而目前僅有少部分取得成效,即使是業界標桿、管理著796個社區的彩生活,年收入也僅有3.89億元(2014年底),其中大部分還來源于物業費等傳統業務。盡管社區O2O業務僅有少量收入,甚至尚未實現盈利,但是相對于大中型房企巨額的開發業務和租賃業務營收,試水社區O2O的投入并不多,未來更是蘊藏無限可能。我們認為,房企進軍社區O2O至少有五大戰略意義。

解決物業費難以收繳問題。一方面通過平臺提高了業主物業繳納的方便性;另一方面,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本質上也實現了物業的收繳。

提高曝光率,提升物業服務滿意度,有助項目銷售。“互聯網+”大勢所趨,亦是業界關注焦點,房企試水社區O2O,一定程度上提高曝光率,提升企業品牌。

提升上市公司估值,有利再融資。從花樣年分拆彩生活上市受資本市場追捧,到A股加上互聯網概念的房企大漲。房企試水社區O2O,開展實質性動作者,能夠講出更加“動聽”的故事,提高企業估值,有利于企業再融資。

創造新盈利點,開創社區增值服務巨大想象空間。相對于住宅的一次性銷售,業主的服務卻可以持續幾十年,甚至是其一生。基于海量用戶,尋找和滿足業主需求,未來或將為開發商創造新的盈利點。

大數據收集與分析,精準營銷精準服務。房企可以進行社區與商業物業的聯動,并精準推送旗下商業物業的消費信息。甚至可以從業主消費數據的變化中發掘用戶的改善性購房需求。

佳兆業不會成為融創的“滑鐵盧”

新聞內容:6月16日晚,融創公告稱,由于完成收購佳兆業上海四項目事項所需的條件不能在短時間內達成,因此,決定終止收購事項,并且已經收到佳兆業的退款和利息共約10.48億元。這也意味著,在歷經130多天的糾葛跌宕后,融創與佳兆業的年度大劇最終以融創一無所獲而告終。那么收購失敗對融創的發展有何影響?

CRIC點評:

融創市場地位暫不受影響:從全國銷售情況看,佳兆業收購事項對融創經營的負面影響并不顯著,2015年1-5月,融創實現銷售額206.8億元,同比增加6.5%,完成全面目標的31%,下半年是融創重點推盤的時期,預計完成全年目標不成問題。

并購、合作依然會是融創的主流拿地方式:收購失敗值得融創進行反思,然而融創也不會受幾次收購失敗的影響,就“十年怕草繩”,并購拿地、合作拿地依然會是融創的主要拿地方式。2015年以來,受佳兆業兩項收購關于土地儲備增加預期的影響,融創在土地市場少有動作,2015年上半年,融創僅獲取了3幅土地,并且都是收購或聯合拿地。隨著連續兩次大型收購的失敗,融創急需補充土地儲備,預計將在下半年拿地增加上海土地儲備,以應對未來的發展。然而如今上海土地供應緊張,公開市場競爭激烈,融創并不會輕易出手。因此,并購拿地和聯合拿地依然會是融創土地獲取的主要方式。

佳兆業或能“復活”,但融創不做“慈善”:相比融創收購上海項目失敗,僅獲得3,512萬元的利息,佳兆業似乎得到的更多,在各家金融機構催促提前還款,惜貸,甚至查封佳兆業物業的時候,融創“適時出手”,給了佳兆業一筆10億元的“貸款”,幫助佳兆業度過最為艱難的時候。如今佳兆業的大本營深圳樓市火爆,也迎來佳兆業最佳的“復活”時機。從這個角度講,融創真正做了一回佳兆業的“白武士”。然而,融創不可能一直充當“好人”,并購式擴張將會是融創發展的重要方式,而在綠城、佳兆業收購事項上的經驗教訓將使得融創在收購方式更為成熟和縝密。

從信心十足收購佳兆業上海四項目、試圖整并佳兆業,到歷經重重波折,最終雙雙宣告收購失敗。我們已經很難去猜測和分析背后的真實原因。對于上海四項目的收購,不管是“煮熟的鴨子飛了”遺憾之極,還是做了次提供“過橋資金”的“好人”,正如孫宏斌所說,“再大的生意也只是生意”、“我們不過出了點人力而已”,“并購狂人”還會是“并購狂人”,佳兆業不會成為融創的“滑鐵盧”。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