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晉寧古滇文化旅游名城成為當地百姓致富“搖籃”

近日,市政協組織市縣兩級政協委員對晉寧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項目進行視察,并與項目業主單位及晉寧縣相關部門座談。委員對項目規劃、建設中的成績和取得的經驗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建議,把項目打造成促進發展、惠及當地群眾以及廣大游客喜愛的文化旅游精品項目,特別是要讓項目成為失地農民致富的“搖籃”。

政協委員、專家圍繞項目建設推進工作提出了許多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大家認為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項目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促進云南旅游轉型升級的具體行動。項目推進過程中,在規劃建設、民生保障、生態保護方面都形成了一套較好的做法。但是,項目要建設成云南省舉足輕重的景點,還應在規劃建設和未來的運營和發展方面繼續改進。

對于項目發展如何更好地與群眾利益相結合、更好地改善民生,委員們認為,要注重“古滇文化”這個文化品牌與當地人、財、物的結合發展,把維護失地農民利益、提高當地群眾生活水平、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滇池保護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大家尤其關注失地農民的后續生存保障問題。周忻委員建議,應盡量讓景區與當地百姓“同呼吸、共命運”,例如每戶失地農民都有一人成為景區景點的員工,讓失地農民真正感受到這是自己的景區,是致富的“搖籃”,自己是項目的參與者。楊勛章談到,可以引導百姓以合作社的方式參與項目,形成“一家人、一條心”的氛圍。陳增會委員也建議,項目運營時可探索讓農民以產權入股等方式參與產業。

項目中的文化元素,也是委員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委員建議,要借鑒國內外旅游文化項目的管理運營經驗,突出文化旅游,以文化為魂,明確古滇文化主導,用產業化的思路對古滇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商品開發。田建委員說,目前云南省沒有一個反映滇文化全貌的博物館,項目中的古滇博物館將彌補這一空白,建議古滇博物館建成后應豐富展覽形式,除了固定陳列,還要有臨時展覽。

錢春萍委員建議,項目不僅要關注古滇文化、鄭和文化,還要關注生態文化中的漁獵文化、農耕文化,項目應多設置一些互動性、體驗性的農耕漁獵活動,開辟農耕文化、漁獵文化的展示區。此外,還可挖掘晉寧以磷礦為基礎的工業文化。對此,周忻委員也認為,要適應旅游者消費需求的轉變,增強項目的體驗性、互動性,讓游客“來了還想來”。

委員們還建議,要在項目的產業布局上深入研究,可借鑒國內外經驗,用產業化的思路對古滇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商品開發;突出休閑養生、體育健身、休閑觀光、娛樂嘉年華等多種文化業態項目,防止旅游項目單一,形成不同項目集聚,迎合不同消費需求,形成旅游消費聚集;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要注重項目的建設和今后運營管理的統一;要加強資金運作和融資,確保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此外,還應重視對國立藝專的保護;在項目中吸納鄭和文化元素;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提前對項目內部的道路進行命名等。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