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底高調連拿六宗地塊后,作為重返一二線的主戰場,恒大的上海布局一直都是市場焦點。
3月28日,消息稱恒大集團在上海“一號作品”——恒大名都正式開盤,一期共推出6棟樓280套房源,戶型面積包括75-121平方米的兩房三房。
雖然,在今年業績發布會上許家印再提恒大“賣房經”,“我經常講,恒大要少賺或者不賺老百姓的錢。”
這一次,恒大在上海的首發項目,雖然仍打出“開盤必特價,特價必超值”的廣告語,市場給出的反應卻是,“在安亭板塊,19000元/平方米的價格不便宜,炒得比較熱的是3%的首付”。
“整體來說,這個項目賣得還不錯,但其本身價格、品質優勢不明顯,就是營銷做得震撼了一點。”不過上海中原地產咨詢總監宋會雍也指出,恒大名都的“熱銷”憑借的不再是“低價”優勢,更多是營銷“制勝”。
去化9成攬金4億
從開發商處獲悉,開盤當日,恒大名都首批近300套房源去化已接近9成,總計成交金額約4億元。
“我們在3月19日已經開盤,目前剩余可選房源包括樓王位置的79平方米兩房、92平方米三房,以及其他位置121平方米大三房,均價按19000元/平方米算。”當問及目前銷售情況,恒大名都(上海)置業顧問如是回答觀點地產新媒體。
其實,在正式入市前,恒大名都已于3月15日啟動認籌。據悉,僅經歷一周時間后,首批已推出的280多套房源即被預訂近九成。
彼時,便有相關報道稱,“恒大模式初入上海不但沒有水土不服,而且引發羊年首輪搶房大戰”。
在宋會雍看來,此輪“搶房”大戰的引發點已不再是恒大慣用的價格“殺手锏”,更多是因為其“震撼”的營銷方式。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過往資料,繼前一日以近42億包攬了上海4宗地塊后,2013年12月5日,恒大地產上海盛建置業有限公司再以6.14億元競得嘉定區安亭鎮于塘路以東、傳媒路以南地塊(恒大名都項目所在地),樓板價9938元/平方米,溢價達98.75%。
當時的出讓文件顯示,恒大新獲的上述地塊出讓面積30892.7平方米,為居住用地,起始價3.09億元。
因此,按9938元/平方米拿地價計算,剔除約3000元/平方米的精裝價,恒大名都的毛坯價約為16000元/平方米,“這與其周邊在售項目的均價差不多,大概是16000元至17000元/平方米”。
這就意味著,從整個安亭橋板塊來看,恒大名都此次的開盤價不僅不具備“價格殺手”的特征,反倒是“高出一截”或是“有賺頭”。
“恒大在2013年底進入上海,雖然當時的拿地價剛好爬上一個臺階,但抬上去之后,2014、2015年上海的地價也沒有掉下來。”宋會雍向觀點地產新媒體解釋,僅從地價考慮,與其他房企相比,恒大并不處于劣勢。
宋會雍還認為,在上述條件下,恒大憑借其“標準化”運作,快進快出反而能造成區域轟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品的整體利潤。
重返一線的甜蜜時光
“這種落地模式與企業開發習慣有關,做高周轉對資金要求很高,一旦達不到預期效應就會有風險,但這種方式掙錢快。”談及“恒大模式”的上海落地,宋會雍如是評價。
在宋會雍看來,雖然目前越來越多的房企都在談“不追求規模,追求利潤”,但最近兩年上海拿地項目的利潤空間都不大,“調整利潤,更多是說給資本市場上說的,擔心回報率太低,關鍵還是要看市場的表現”。
因此,從恒大名都的“熱銷”來看,恒大在一線城市上海的落地,的確要比其進軍二線城市杭州來得成功,而這也是許家印2013年提出“重金進入一二線城市”后收獲的一顆蜜糖。
2013年9月3日,經過142輪鏖戰后,恒大地產以總價25.95億元總價競得率先出讓的蕭政儲出[2013]21號地塊,折合樓面價10556.5元/平方米,溢價率達到52.99%。
拿地近十個月后,恒大在杭州的首個項目入市,恒大帝景主力推出82-139平方米精裝房源,折后單價11800元/平方米起,首開去化近9成,一舉拿下一周區域銷冠。
但隨著2014年樓市下滑愈發嚴重,有杭州市場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介紹,而后恒大帝景的銷售逐漸處于停滯狀態,因為其早前拿地價格加上建造、財務成本,最少17000-18000元每平米才能保本,但其周邊樓盤售價也才1萬元左右,嚴重制約其去化速度。
因此,在高地價及嚴峻市場環境雙重夾擊下,恒大在杭州一度被市場解讀為“嚴重水土不服”。
“目前整個上海市場的供求平衡度比杭州要好,并沒有出現一個嚴重的積壓過剩,排除經營不善或重大銷售事故,正常情況下,恒大的樓盤都能賣得動。”宋會雍稱。
雖說上海較為平衡的供需環境,對恒大來說的確是一大關鍵利好,但財經評論員嚴躍進指出,唯一的難點在于,很大在上海拿下6幅地塊都位于郊區板塊,主要集中在嘉定和松江區,“此類板塊的去庫存速度明顯慢于市區”。
而宋會雍則認為,在恒大這種“快進快出”模式下,地段與項目最終的去化結果不見得成比例,“運營及營銷很重要”。
對此,嚴躍進也表示,在拿地區域不占據優勢的情況下,恒大在上海的發展要特別注重后續產品研發以及客戶定位方面,應該有出奇制勝的策略。
其實,恒大名都的是次首發就未維持一貫的“低價風”,卻是大打營銷牌,推出“3%的銷售模式”。
該方案是首次支付3%即可簽約購房,其余27%的首付部分由開發商墊付,購房者在3年內將開發商墊付的資金補齊,每半年付3%,最后半年付12%,無利息、手續費。
在恒大名都取得較好的“戰果”后,有業內人士稱,今年3月的市場是一個相對低迷的市場,從目前情況看沒有出現“小陽春”的跡象,恒大此次的銷售戰略也是針對市場做出的反映。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