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橋頭堡”戰略之后,云南省又迎來了一次全新的發展利好:“一帶一路”戰略。2013年10月,在出訪東盟各國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發展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同時,在2014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抓緊規劃實施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經濟帶,積極推進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通過一批重大支撐項目的推進,來帶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拓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新空間。”這便是“一帶一路”政策的由來。

云南發展需要戰略機遇
何為”一路一帶“戰略?
和“橋頭堡”戰略不同,“一帶一路”是一個全國性的戰略布局。到目前為止,包括青海、寧夏、陜西、甘肅、新疆、云南、重慶、四川、廣西、江蘇、浙江、廣東、福建、海南等14個省份都在積極的布局“一帶一路”戰略。其中,云南省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云南省將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核心支點。尤其滇中產業新區的構建,北上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相聯,南下可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通,成為名副其實的“一帶一路”戰略連接點。
在新形勢下,從“橋頭堡”戰略的確立以及開展,到“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云南發展的宏偉藍圖正逐步從構想變為現實。下一個“金頭銜”?細查云南省的發展歷程,可發現云南省并不缺少各種各樣的“金頭銜”,但是,從實際的效果來看,并不甚理想。
在今年1月22日舉行的界別聯組會上,省政協委員陳俊驄就表示,一直以來,國家給了云南省很多的特殊政策,如橋頭堡建設、西部大開發、沿邊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可惜于云南都沒有做到最好。“比如說,我們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吸引來了不少客商和臺資,如2012年我們牽線臺灣大型太陽能企業,他們共來了8次,準備投資29億美元,接觸了我們的很多部門,但沒有人去跟蹤,最后他們去了廣西。”對于云南省此前的發展思路,陳俊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味地講維穩,發展就會受到制約,我們的一些官員有一種思想,即寧愿發展慢一些、經濟落后些,也不愿去主動爭取,什么事情都是慢慢來,做事不用心、不認真、不作為,這樣云南怎么改革,怎么開放。”如果利用得當,“金頭銜”一個足夠。但是,現實情況是,由于發展思路的局限性,云南省并沒有充分利用已有的“金頭銜”。
因此,在“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尤其是之前的“橋頭堡”戰略提出時,社會各界也對云南省把握機會的能力給予了一定程度的質疑,“橋頭堡是個筐,什么都可往里裝。”這是“橋頭堡”戰略提出之初,很多人對“橋頭堡”戰略的通俗解讀。“什么都可以往里裝”,也就意味著戰略并沒有明確的重心與支點,最終其重要意義將會被不斷“稀釋”和“解構”,終至不了了之,就像之前的那些“金頭銜”一樣。
云南省的新機遇
但這一次,很明顯,云南省并沒有讓機會從手邊溜走。對于“橋頭堡”、“一帶一路”兩大戰略,省委省政府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而“滇中產業新區”的構建,則意味著戰略計劃從構想成為現實。并且,云南省高瞻遠矚,并沒有局限于將自己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消極參與者,而是做一個盤活整個戰略計劃的戰略支點。西進南移云南乃為“急先鋒”云南成為“一帶一路”發展的戰略支點,和國家改革開放重心的“西進”和“南移”密切相關,同時也與云南省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劉旭表示,“從歷史上看,我們很多戰略布局都是由東南沿海省份向東遞進的,改革開放、外貿、外資、對外投資方面都是如此。但是,新時期的戰略布局開始向西向南移動,而“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就是以向西向南為抓手和落腳點。”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