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7000億“圈景”遭疑 旅游地產開發或受抑制?

省外媒體再指云南旅游地產之困熱點區域開發或放緩開發節奏

繼去年6月6日央視《經濟半小時》以“房地產開發伸向湖濱帶”的新聞,曝光了云南撫仙湖瘦身問題,兩天后,2013年6月8日,玉溪市即召開撫仙湖旅游項目建設現場整改工作會并宣布,從即日起,撫仙湖周邊在建的旅游開發項目一律停工進行清理,按照《云南省撫仙湖保護條例》,堅守旅游項目準入的4條紅線。圍繞在撫仙湖周邊,以高端旅游度假產品為主的各大地產項目開發進入停盤接受整頓階段,開發商的神經緊繃,甚至到了“談撫色變”的境地。

正在新建的云南湖邊某項目

近日,全國三大經濟類報紙之一的《經濟觀察報》又以《云南7000億“圈景”》為題,對云南目前在旅游二次創業大環境下,將“豪擲重金”、“大面積圈景”強力推進云南省十大歷史文化旅游項目、可能會對云南原汁原味的歷史文化景點有所破壞、日后僅留下一堆被房地產項目包圍的人造景點的擔憂進行了深度剖析。文章里再次提到撫仙湖畔及離撫仙湖不遠的帽峰山正在經歷的大舉開發建設,環境和世界文化遺產將經受人工再造時代的考驗。同時文章里也指出,在這些項目中,80%為市場招商類項目,10%為市場和政府共同投資的符合類項目。實質就是以歷史文化作為賣點,大規模進行商業包裝,實現產業化,同時大規模圈地上房地產項目的舉措。

<<<相關閱讀:

云南7000億“圈景”

省外主流媒體再次將關注眼觀聚焦云南,提點擲地有聲的指向了云南支柱產業旅游產業及地產這個熱點話題行業,恐怕接下來被重點提及的撫仙湖、晉寧等片區的發展又會進入到摸索、調整、放緩的階段。

經濟觀察報文章的犀利點明,在微博上就引來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其中網友@lc瓜棚豆架語如絲999在微博上評論表示“以開發的名義,毀壞了多少原生態景觀。云南的魅力究竟在哪?與域外的霧霾、過度城市化、商業化,與熱鬧擁擠的城市及高樓大廈相比,具有比較優勢的陽光空氣,原生態景觀以及安詳寧靜的氛圍才是最具價值的資源。商業設施與原生態景觀應該保持足夠的審美距離。磨滅了特色,云南還能拿什么與別人比?”大理的網友@茶是醒來的葉表示“看了以后觸目驚心啊!!!!”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