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院兩會解讀:城鎮化與穩增長目標推動房地產業平穩發展

二、慎重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合理集約供應平穩地價預期

“抓緊土地承包經營權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引導承包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慎重穩妥進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農村改革要從實際出發,試點先行,切實尊重農民意愿,堅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李克強總理兩會政府工作報告(2014/03/05)

“農村改革是我們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改革里面,核心的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因為土地關系可以說是農村最基本的生產關系,土地的權益是農民最大的一塊利益,而且土地問題涉及到城鄉的統籌發展問題。”“土地流轉我們是提倡的。但是,同時又必須是有序地流轉,所謂有序流轉就是依法、自愿、有償。”“土地流轉也不是越快越好,土地的經營規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要鼓勵土地有序流轉,要扶持發展適度的規模經營。流轉要和當地農村勞動力和人口轉出去多少相適應。第二,要和當地的技術裝備水平相適應,包括農民的管理水平,第三要和社會化服務的程度相適應。”——農業部部長韓長賦(2014/03/06)

土地流轉是“三農”改革的關鍵環節,也是兩會焦點之一。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此次兩會并未再次直接闡述,而是與中央一號文件一致,采用了從實際出發,試點先行的說法,要求慎重穩妥進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已有部分省市根據自身實際,進行土地制度改革試點。

表: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部分省市土地制度改革試點舉措

省市

內容

安徽 公布《安徽省政府關于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將探索建立符合農民合理需求的宅基地退出補償激勵機制,建立農民通過流轉方式使用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宅基地的制度,探索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指標儲備制度,盤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還將建立完善土地交易平臺,依托國有建設用地交易市場,建立統一的城鄉土地交易市場,為土地交易提供場所、發布信息、組織交易等服務。 河北 出臺《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堅持分類指導、有序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通過試點探索農村宅基地流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最大限度地激活農村土地資源。 南京 初步形成《關于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意見(討論稿)》和《南京市農村綜合改革(2014-2015)任務分解(征求意見稿)》,正在征求各方意見。 浙江 將制定出臺《浙江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包括房屋征收先要擬定補償方案,補償價不能低于市場價。

數據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土地制度改革能優化土地結構,增加土地供應量。長期來看,在為經濟發展提供基礎的同時,有利于平抑熱點城市的高地價、高房價,對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慎重穩妥”要特別注意片面追求規模化傾向,要適應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在現行法律框架下依法推進。同時,土地資源的合理分配在很大程度上事關社會公平,土地流轉要效率和公平兼顧,提倡適度規模經營。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須堅持審慎穩妥的原則。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